第286章 干活 想家(1 / 2)

“清早起床去拾粪……。”</p>

是这个时候的真实写照。</p>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p>

在化肥产量稀少的年代,背着粪篓去拾粪是体力弱的老人、小孩的活。</p>

“深翻二尺土,密植十万株,积肥一万担,亩产一万斤”,这时候的口号可不只是说说而已。</p>

当然,四九城的周边还是相对比较正常一些,离得近嘛。</p>

其他地方为了“放卫星”“挂红旗”可谓是“奇招百出”!</p>

比如,有地方传言说是人头发烧制成灰是上好肥料,于是作出规定:每人除了应交三担土杂肥以外,要求将头发剃下来作肥料。</p>

通知下达以后,地方便掀起一场献头发运动,男的将头发全部剃光,女的剃成男人发式,而且命名为“上游头”。</p>

一时间女人成了男人模样,男人却成了光头和尚。</p>

据说有个小孩放学回家,刚爸妈背朝着他,他错将“妈妈”认作“爸爸”,将“爸爸”叫作“爷爷”,闹了个大笑话。</p>

于是当地便流行起这么一句顺口溜:女人剃个男人妆,男人头上溜溜光。娘亲当作爹爹喊,阿公阿爸一個样。</p>

还有什么“人造太阳”,就是要求各家各户将梳妆镜、照身镜统统搬到田头,将试验田的禾苗左右拨开,然后用镜子将阳光折射到禾苗中去。</p>

其他什么“粪堆白薯”(在粪堆上插秧),“宝塔萝卜”(培起十几层高的土堆,每层种一圈萝卜形似宝塔),“密植谷子”(密如韭菜,用竹竿竹蔑搭成架子以防倒伏,计划亩产3万斤)等等。</p>

回头还有更先进的地方,实现“共产”,先后有40多个国家的930多名外国人和3000多个国内单位派人参观,响彻国内外。</p>

当然,这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这些地方现在有多风光,等明年困难时期开始后就有多严重。</p>

今个,徐得庸依旧早早的起来,孙大妈见道:“得庸同志你昨天干了一天活,咋不多睡会儿?”</p>

徐得庸笑着道:“大妈,我睡醒了,再睡也睡不着。”</p>

说着他就舀水洗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孙大妈聊天。</p>

这时,歇了几两天的孙大爷起来,也不洗脸,一瘸一瘸的拿起铁锨,担上一个水柳筐子就要出门。</p>

徐得庸吐出漱口水问道:“大爷,您这去哪儿呀?”</p>

孙大爷头也不回道:“去拾粪……。”</p>

随即人就出了门。</p>

徐得庸眨巴眨巴眼睛道:“大妈,大爷这腿脚出去……。”</p>

孙大妈头也不抬的道:“甭管他,他的出去拾粪也能赚点公分,我们这么大年纪也干不了重活,只要能动就不能让社里白养活。”</p>

徐得庸迟疑一下道:“那您老两口的孩子……?”</p>

孙大妈道:“有个儿子在外地工作,想让我们去我们没去,两个女儿也早出嫁了,逢年过节能带孩子回来看看我们就行。”</p>

徐得庸点点头,孙大爷一家这情况在这时候已经很不错了。</p>

孙大妈闲聊的问道:“得庸,我看你挺年轻,成亲了没有啊?”</p>

徐得庸笑着道:“已经成了。”</p>

孙大妈笑呵呵道:“成了好,早成亲早当家,昨个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还有一些人打听你来着,一个个也不瞧瞧自个……。”</p>

徐得庸笑了笑没有多言。</p>

……</p>

早饭后,队里人集合,陈雪茹这娘们姗姗来迟,四肢僵硬、眉头紧皱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p>

范金有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似乎嫌弃她给下乡干部丢脸。</p>

陈雪茹察觉到,可不怵他,被她给瞪了回去。</p>

范金有气呼呼也拿她没办法!</p>

徐得庸眼观鼻,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他只想安安稳稳的在这度过一个月,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p>

当然该干的活肯定要干好,还要多干!</p>

见人都到齐,周队长简单讲了几句,之后还由民兵小队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升国旗仪式,毕竟今个是国庆。</p>

简陋的木头旗杆,气氛也没有那么庄重,对于这时候的老百姓来说,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过上安稳日子就是好的。</p>

之后众人拿上工具,推车的推车,浩浩荡荡的奔赴田地。</p>

今天学校也放了假,队伍里多了许多半大小子和女孩。</p>

有些调皮的跑来跑去,还有些眼睛机灵的走在徐得庸周围,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干部叔叔”有糖。之前徐得庸给了周队长孩子一些,这些孩子显摆之下可没有啥秘密可言。</p>

徐得庸面带微笑,对于孩子们的小心思和眼中的渴望选择不为所动。</p>

不是没有,而是不能,不然他真成“散财童子”,还捞不着好!</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