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继续改革(1 / 2)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1785 字 2023-10-01

政和七年,三月二十七日,晁盖返回了登州城。

继续自己未完成的政治改革,将改革深入到乡镇和农村。

乡镇一级,主官称为镇长,九品;辅助官四人,分别为:财务官、团练队长、药馆医师、镇学校长;十品。

村庄一级,主官称为村长十一品,辅助官四人,分别为会计、民兵队长、赤脚医生、村学教师;十二品。

这便是乡镇、农村改革的要点。

主要原因,就在于宋朝在乡镇、农村两级实行的保甲制度已经崩溃。

宋朝的保甲制度,最早始于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时期,禁军达到六十万,地方厢军达到百万,但是战力低下。苏澈上书言:地方土兵一人可当禁军三人;而养禁军之费,可养土兵三人。宋朝“冗兵”成为国家巨大负担。

土兵,本土之兵也。

王安石担任宰相开始变法后,便积极推行“保甲法”:

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出保丁人;自备兵器、干粮。

十户为甲,设甲长,领保丁0人;自备兵器,三人必须有弓。

十甲为保,设保长,领保丁00人;自备兵器,自备弓箭30张。

五保为一大保,设保正,领保丁500人,每半年已进行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

王安石以为,这种保甲制度,即可编户齐民,又能编练保丁,逐渐取代裁撤地方厢军。

但在实际操作中,保甲法却成为了一项恶政,给底层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第一,抽调比例过高。每户出一人,还得是青壮,几乎就相当于把家中的顶梁柱抽走了。一旦外出数月,家中农事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第二,保丁既没有军饷,作战还得自备兵器、干粮。大宋土地兼并严重,既没有唐朝府兵那样的国家授田,又没有秦朝那样的军功授田,让一群本来就贫穷的佃户无偿的自备兵器、干粮长期外出打仗,想一想也知道不会有战斗力。

第三,弓很贵,箭支等消耗品更是大头,十个人里面就要有三个弓箭手,借高利贷才能凑齐啊。

第四,军事训练时间不合适。保丁要想有战斗力,不训练是不行。但是训练时间过长又耽误农事。保甲法推行前期,地方官员为了完成军事检验,经常拉着保丁在春耕、夏收、秋收时节进行军训,让百姓苦不堪言。

而农耕不善,会导致本就贫穷的农村更多破产,破产的农民更不可能自备干粮去当兵,加上政敌的攻击,最终走向崩溃,名存实亡。

总得来说,王安石保甲法的初衷就是错的,不想着提高正规军的战斗力,反而将压力转嫁给底层百姓,希望让平民百姓自备干粮无偿去保家卫国!

简直痴人说梦,又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这不就是欺负人嘛。

反过来说,如果王安石真的去改革禁军,提高禁军的战斗力,恐怕宋神宗又不高兴,早就把他革职下狱了。

所以就陷入了死结。王安石之后,保甲法虽然纸面上还有,但是已经没有了军事功能,反而变成了收税的工具。

晁盖早些年所担任的就是一大保的保正,不再统辖保丁,而是负责东、西溪村和周边几村的巡查、警戒、收缴赋税、处理纠纷等事宜。不但没有俸禄,征缴赋税的时候还招人烦,收税不足,还得自己补上。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位置。

所以保正一般由富户担任,属于强制征役。如果富户心善手段不硬,征税不足,自己填补几年之后就把自己掏空了,官府再强制征役其他人;如果富户心黑手狠,再与官吏勾结,强取豪夺,就能进一步化身为豪强。

晁盖之前能担任保正这么多年,不但没有被掏空,还扩张家业,成了当地豪强,更是获得了义薄云天的美誉,其中手腕不足为外人道也。

就跟宋江当押司那么多年,经常仗义疏财,还给家里积累了几百顷土地一样,皇权不下乡,自然就给了他们上下其手的机会。

这次乡镇、农村的改革,便是要在乡镇、农村两级建立品级秩序。镇长九品、村长十一品。

以前所言的“皇权不下乡”,指的便是官府不直接任命乡镇、农村的官员。但晁盖的改革却打破了这一规矩。镇长、村长由本地推举,但是县衙具有任免的权利。

温水煮青蛙,先把皇权的手延伸到基层,让他们适应官府对他们的任免。

然后再用几次乡村选举,挑动乡间地主内斗,官府再以调停人的角色出现,慢慢将影响力深入基层。从而深化改革。慢慢来,这个不急。

不同于保甲制度的军事目的,乡镇、农村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编户、收税、自保。

村庄一级,设村长一人。以自然状态的村庄为单位,划分村庄边界,在县衙登记。

村内辅助四人,分别为会计、民兵队长、赤脚医生、村学教师。

会计负责村内财务,税收,上级拨款发放。

民兵队长可统领十名民兵,主要功能在于自保和防盗。

赤脚医生负责村内百姓卫生、医治。

村学教师负责村内百姓启蒙。

“我等村小、民穷,看病都要去二十里之外的村镇,哪儿来的医生啊我们村内能读书识字的人都没几个,教师更是一个也无,这可如何是好”

三月二十八日,蓬莱县内,下辖镇、6乡,24村的人员齐聚县衙。光是召集这些人来,安排食宿都让县衙众多公职人员忙的不可开交,这才在天王前来蓬莱县之前,完成了人员召集。

“无妨。任何事都无法一蹴而就。每村、每镇五个人的编制,俸禄一定会足额发放。不会多,也不会少。

将来,每村要有小学,学制三年,让学生读书识字。

将来,每镇要有中学,学制三年,让学生们明理开悟。

将来,每县要有高中,学制三年,让学生们学习专业技能,教师、医生、工程、造船各类科目。

将来,每州郡会有文武学院。为国家储备人才。”

晁盖与镇、6乡,24村的人员座谈,现场回答他们的疑问。

众人面面相觑,什么小学、中学、高中、文武学院太遥远了,但听到说俸禄足额发放,众人心思都活跃起来。

“会计似乎是管钱的,非得是自己人不可,我得琢磨琢磨。”

“本家兄弟曾阿牛有些武力,还最听我的话,我看他当民兵队长正合适。”

“我家二弟读过两本医书,就把他推荐为赤脚医生吧。”

“我那小舅子在城里混了两年狼狈回村,多少认识个字,就让他当教书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