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孔大千的话里有没有拍他马屁的成分,至少这话是听着挺顺耳的。</p>
同时也不得不说,孔大千的那一番话也的确是说到点子上了。</p>
他们两边势力,综合发展水平的确是差不多,但相较而言,大周却拥有着对方完全不具备的安稳。</p>
前线虽然在打仗,但在后方生存的民众,却基本没有受到多少影响。</p>
构成这样的原因,撇去一些细枝末节的小因素,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p>
第一个方面,就是征兵模式。</p>
他们大周走得是精兵路线,不以量取胜。</p>
一百个大周士兵的日常消耗,以及武器装备等一系列的配置,足以让其他势力武装出一支五百人。</p>
同时训练周期也更长,征兵之后长期服役,是职业士兵。</p>
到了战时,基本动用的也都是这股力量,而不是挨家挨户的去抓壮丁凑数,那一整个投入是完全不一样的。</p>
这么做的好处,不仅仅是能让大周部队的士兵质量更高,同时更是能大大降低对内部劳动力的征用和调动。</p>
这些多出来的劳动力,可以用于大周内部的发展,变相的为内部的稳定形成助益。</p>
之后第二个方面,就是产粮方面。</p>
简单来讲他们内部粮食产量很高,其中身为农业部部长的赵耕能力出众、居功至伟,而平原农场的存在,为大量农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加了产量,也是核心因素。</p>
这使得就算是到了战时,他们内部的粮食受到战争影响,同时粮价也出现了些许波动,但也能确保大家都能有一口吃的,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稳住民心、不会生乱。</p>
至于这最后一个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的战争,是得到民众的支持的。</p>
仔细想想,大周虽然也相对高频率的爆发着战事,但在这些战事中,他们大周在一开始基本都是遭到入侵的那一方。</p>
之后转守为攻,他们也只不过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土,确保民众的安全而已。</p>
这样的战争,毋庸置疑的会得到民众的支持,让他们一致对外。</p>
反观严升,之前仗着自己军事实力更强,不管别国的民生发展,强行挑起战争,入侵别国,掠夺别国的领土资源,这就是属于不义之战。</p>
遭到入侵的国家,民众们恨他,而己方的民众们,也根本不想打仗,可他却硬打,民众们的生活又怎么会好?心中的不满也会随之积累。</p>
孔大千是个聪明人,拥有三星潜能的智力和‘能言善辩’的天赋,这样的一个人才,让他去当种田大队长,那无疑是太浪费了。</p>
因此对于孔大千,周绪是在一开始就已经有了安排。</p>
在这个前提下,依旧让对方跟着移民,去他们大周境内种田生活,是为了让对方自己去进行感受。</p>
有些东西,怎么吹都比不上自己的亲身体验要来的实在。</p>
你只有体验过了,才能感受到两边生活差距的巨大。</p>
毋庸置疑,大周的民众们是更具有幸福感的,当得起‘安居乐业’这四个字。</p>
这样的生活让包括孔大千在内的移民们,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将他们原本的国家彻底抛到了脑后,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同时谁也没打算再回去。</p>
到这一步,周绪最初的目的就基本已经达到了。</p>
“我这里,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p>
“大王尽管吩咐!”</p>
去了大周境内之后,孔大千跟周绪虽然就没了任何交集,但平日里聊天的时候,却是会时常聊到。</p>
周围的大周百姓,就没一个人说他们大王不好的。</p>
你和他们聊天,说上一句周绪的坏话,当地的巡逻队可能都还没过来呢,周围跟伱聊天的人,估计就先一步把你锤趴下了。</p>
从中不难看出民心所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