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他说这话,莫说李逸风,就连顾学政都有些苦笑了:这叶君生,到底还是稚嫩呀,未经多少人事,不懂世情艰辛,人心凶险。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过说说而已。天下间恶贯满盈的人多了去,何曾见到神明显灵,老天爷发一道霹雳下来将他们劈了?
没有的争。
圣贤经义,不过藉此规劝世人戒恶向善,修身养性罢了。
然而这样的话,顾学政等不可能直接向叶君生说的,唯有让他多经历,多感悟,自个明白。少不更事,本来就要多磨砺才能成熟。
饮完茶后,各个散去。临头李逸风犹自有些不放心,叫住叶君生,单独儿叮嘱他一番。具〖体〗内容不过是让他学会忍让,在书院中面对楚三郎的挑衅拨弄,务必不要意气用事,乃至于得罪纨绔,把自己陷了进去。
这一陷可不得了,大好前程都会一朝毁灭,不复存在,甚至连性命都会糊里糊涂赔进去,那就悔之晚矣。
这番叮嘱,李逸风用意拳拳,乃是从一位长者的立场规劝,足见诚意口却是爱惜叶君生的才华,怕他有事。
对此叶君生自是明白,再三道谢领情。
“对了,后天踏青,要不你干脆不去了。老夫料想,楚三郎肯定会策马而来的,到时难免会有事端。”
李逸风想到一事,赶紧说道,顿一顿,忽有笑了:“不对,如果他真要为难你,课堂之上即可,何须等到外面?唉,老夫阅人无数,平生不见如此横蛮者,徒呼奈何。”
叶君生安慰道:“李公勿虑,多行不义必自毙,姑且待之。”这话却取之《左传》,此时用来,倒应景。
季逸风叹道:“但愿如此。”
叶君生又朗声道:“有诗云‘尝将冷眼观螃蟹,看汝横行到几时”学生深以为然。”
李逸风咀嚼着这两句诗,不禁眼眸一亮,认真看了叶君生一眼,心里感叹:本以为叶君生稚嫩,但看来倒是自家等人太老了,乃至于没了血气,头角都被磨平,放不开手脚…”
如斯想着,本来郁郁的心情竟莫名开朗。
望着叶君生,依稀寻回自己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光景,深信天大地大,道理最大。平时好吟太白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常以此自勉。
而如今,挂个官身闲职,宦海浮沉,行事越发老练,但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锐气年轻真好啊!
告别李逸风,离开李府,信步走在街道上,叶君生内心多了几分暖意:经过一番接触,顾学政等固然包含有拉拢自己的意思,但同样夹杂有不少〖真〗实的个人情感,也真心的想自己好。
关乎当今朝廷的风云变幻,叶君生听闻不少,知道国家正在生成一口大漩涡,会有很多变故发生。对此他根本没有多少忐忑畏惧,这风暴,要来便来吧口再加上他当前只是个小小秀才而已,影响不大,该干嘛继续干去。其中筹谋准备的时间,颇为充裕。
等到乡试来时,恰风云交汇,正是一飞冲天好时机。
是夜,叶君生盘坐于房间中,顶着天地玄黄顽石印,阴神霍然出窍,却要趁着清明,全城祭奠之机,看看城中香火光景。
他法相之境稳固,道气化彤,比起上一次在彭城出窍,夜探小城隆庙时更多了几分把握。祭起宝印,将全身气息隐匿起来,等如二度隐形,悄然从窗口飘出去,走在静寂的大街道上。
一路不停,离开南渡巷,转过观尘书院,不多时便来到冀州最高的建筑物“笔架塔”下。
此塔有一十八层,层层而上,极为高峻,属于冀州城一处著名的景点,但平时都有专人守着,等闲不会开放,只能在下面观望。
叶君生以阴神之体出来,混若无质,却一下子便穿门而入,拾级而上,不多时就来到塔顶之上。
居高临下,俯览整个冀州城,目光苍茫,就将所有情景收入眼底一此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绝大部分的人们都已沉浸进梦乡之中了。
然而在阴神灵眸之中的冀州城,却凛然变成另一个奥秘玄虚的天地世界。但见半空之上,无数血气缭绕,合拢凝聚,形成一片片的血云。只是到深夜里,这些血云明显稀bo许多,给予下来的压迫威力大为减轻。
举目四周,万户人家,其中某些屋顶上有浓厚的血气冲霄,煞是厉害,很可能是官兵驻扎之地。除开最为显眼的血气,又有无数青色袅袅,像燃烧的香火,从城中各地不断升腾起来,最后不约而同地飘向同一个方向。
顺目一看,叶君生登时了然:那是城陛庙一冀州大城陛,正在鲸吞蚕食诸多百姓信奉出来的香火念力,蔚为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