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挑选(2 / 2)

元朝虽然只历经了百余年的时间,但是元青花瓷器,在中国的瓷器历史中,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

杨林在自己所去过的国内各大博物馆中,还没有见到过元青花的真迹,所以之前见到埃兹肯纳藏品中有元青花,着实让杨林激动了好久。

“呵呵,杨,你是位行家,元青花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您刚才所挑选的那些瓷器...”

埃兹肯纳笑了笑,抢先了几步,走到了杨林的前面,带他来到木架的尽头,杨林发现现,在这里,摆着一个只有一半多高的阁柜,而上面,一共只放了六件瓷器,全部都是青花瓷。

杨林的第一眼,就被最上面的那个青花瓷罐吸引住了,这个瓷罐高约二十七八公分,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

瓷罐的主体纹饰是“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槟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别,腴和独孤陈的故事口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画面饱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刻画的流畅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完美。

“埃兹肯舟先生,这个青花瓷罐,我要了!”

杨林的语气十分的肯定,即使在搭上几张毕加索的素描,他也一定要把这件元青花人物瓷罐带回到国内。

要知道,在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绘有人物故事题材的更是凤毛麟角,像“鬼谷子下止”图罐这样绘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罐,所知传世者仅有八件,并且没有一件是在国内的。

杨林知道自己如果能将这件瓷器带回到国内,绝对能轰动国内收藏界.对他的博物馆开业,也是不无益处的。

“杨,您也知道,这人物元青花,存世量极少,我也就这一件......”

埃兹肯纳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为难之色。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埃兹肯纳已经将自己的意思表达了出来,那就是仅凭杨林的六幅毕加索人物素描,是不足以换取到这么多的瓷器的。

“埃兹肯纳先生,咱们是朋友,我是不会让您吃亏的,这样吧,这件人物元青花,再加上这个鱼纹青花瓷罐,我再拿出六幅毕加索的素描作品,您看怎么样?”

杨林所说的鱼纹青花瓷罐,是摆在鬼谷子青花瓷旁边的一件瓷器,这件瓷器上面绘有蜻、白、蜒、鞭四鱼戏水图案。

杨林知道,在中国文化里,这鞘、白、醚、鞭四鱼取的是“清、白、廉、洁”四字的谐音。

此外,在罐肩上,还有缠枝牡丹和足部的吉祥莲瓣纹,罐口有旧世纪特有的波浪花纹、罐肩有牡丹花纹、罐底的祥云宝格中绘有灵芝、海螺、金钱、尖焰等图案。

虽然在价值上不如那件鬼谷子元青花瓷罐,但是这个鱼纹罐,也算是元青花中的精品了,里面紫气浓郁,在杨林众多藏品中,少有能与之相比的。

“再拿出六幅毕加索的作品?”

埃兹肯纳的眼睛亮了一下,不过随之说道:“杨,这一件元青花的价值,不比那件人物青花便宜,您看是不是...”

杨林闻言苦笑了起来,道:“亲爱的埃兹肯纳先生,虽然元青花存世不多,但比起那件人物青花,鱼纹罐的存世数量,似乎还是要多一些,我所知道的,就有不下于二十件,这两者的价值,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在国内的一些博物馆里,的确有几件鱼纹罐的存在,虽然杨林没有见过,但是也知道它们的所在。

顿了一下之后,杨林又接着说道:“埃兹肯纳先生,在三年前的巴黎拍卖会上,毕加索先生的一个五张一册的素描画册,曾经拍出了一千二百万美元的价格,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您应该知道,我所拿出的十二幅素描画,将会价值几何吧?”

如果按照杨林所说,他拿出十二幅素描画,最少能装订成两册出来,而按照现在毕加索画作有价无市的行情,这两本素描画册,价值最少在四千万美元以上,如果折合人民币,那将是三亿左右了。

而以现在元青花瓷在国际拍场上的行情来看,这件鬼谷子下山瓷罐,价值应该在一亿人民币上下,而那件鱼纹罐,则是要低的多,最多也就是两千万左右,如此一比较,即使加上另外七八件瓷器,埃兹肯纳看似还是占了便宜。

更为重要的是,杨林手里的毕加索作品,可不同于这些中国瓷器,中国艺术品在国际拍场中,时常有流拍的情况。

但是埃兹肯纳知道,杨林要是把毕加索的素描作品放到拍卖会上,恐怕他就算是拿出四千万美元出来,也未必就见得能将其收入囊中的。

“杨,正如您所说,我们是朋友,我想,咱们之间的这笔交易,可以达成了......”

埃兹肯纳对于国际拍场这些物品的价格,要比杨林熟悉的多,从价格上而言,如果不算自己答应赠送给杨林的瓷器,自己还是占了便宜的。

虽然埃兹肯纳得到了消息,近年来有人准备炒作中国瓷器,不过那还不是没开始炒作嘛,埃滋肯纳现在的心思,就是想先将毕加索的作品换到手上再说。

为了不让杨林反悔,埃兹肯纳紧接着说道:“作为朋友,亲爱的杨,我决定再赠送两百件中国瓷器,以丰富您即将开业的博物馆,还希望您能接受......”

“两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