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缩比风洞(1 / 2)

常浩南画出的大饼,给整个项目团队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士气。</p>

在第一次工作会议结束之后,所有单位便按照之前敲定好的分工,开始了各自的研发工作。</p>

尤其是直接参与到双锥体验证弹研发的几个院所,更是在航天科工九院和航空动力集团的抓总负责下开启了超频模式,计划在半年内完成第一次导引头工作测试,并在2006年结束之前发射首枚完整状态的导弹——</p>

毕竟是应用了大量成熟技术,而且不以装备部队为最终目标,很多出于战术层面考虑的设计都可以放到一边。</p>

所以整个时间表显得相当紧凑。</p>

当然,从一开始,这个验证弹就是为了填补JF14风洞研发所需的大约两年空窗期,如果在这上面拖延太多时间,反而成了舍本逐末的行为。</p>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相当于给负责风洞研发的力学所施加了一定的压力。</p>

因此,回到单位之后,负责激波反射结构设计和风洞控制系统设计的姜宗霖很快集合了研发团队,准备开始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攻关。</p>

刚一开始,副手高云亮就用忧心忡忡的语气问道:</p>

“姜总,我看陈研究员他们,大概从三四天之前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上了,咱这边一直没什么动静,同志们心里可都有点没底啊……”</p>

对于姜宗霖和陈宏二人在下阶段工作方向上的分歧,下面的技术人员也基本都有所耳闻。</p>

因此,尽管之前就有两边同步开展研究的说法流传,但看着竞争对手已经有所动作,还是难免担心自己一方落选成为备胎。</p>

“放心吧。”</p>

姜宗霖一边打开电脑,一边给手下们喂了一颗定心丸:</p>

“所里面这次总体获得的资源比较丰富,所以计划在下一个风洞上同时实现长实验时间、高复现精度,还有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也就是直接拿出一个有完整工程价值的成熟产品!”</p>

有了这句话,周围一众人的情绪瞬间高涨起来。</p>

甚至发出了一阵欢呼。</p>

等到气氛重新归于平静之后,他又继续解释道:</p>

“你们知道,这样一来,说是两边同步进行,但是咱们肩上的担子可比陈研究员他们重多了……所以前面几天我一直都在验证一个新的设计思路,现在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p>

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因为姜宗霖对陈宏的工作有什么偏见。</p>

实在是后者的任务不涉及太多硬件层面的变动,确实相对较为轻松——</p>

一方面是绝对的工作量少一些。</p>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陈宏他们可以依托现有的JF10风洞进行技术测试,无论周期还是成本都比较可控。</p>

就算中间发现些许问题,也有补救的机会。</p>

反观姜宗霖自己这边,激波反射腔也好,辅助爆轰段也罢,都是要实打实造出来测试的。</p>

真出了乱子,那可就成整个项目的罪人了……</p>

说话间的功夫,姜宗霖已经把PPT投影到了幕布上。</p>

课题组内部会议,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p>

因此这份PPT没有额外的装饰,也没有额外的开场白。</p>

一上来就是计算内容拉满。</p>

旁边的高云亮按照习惯打开笔记本,然后抬头瞄了一眼幕布上面的内容。</p>

然后……</p>

“姜总,这……”</p>

刚刚还挂在脸上的笑容,缓缓凝固住了。</p>

“这是经过优化之后的,正向爆轰驱动器的设计方法。” 姜宗霖指了指身后:</p>

“我知道后面的部分可能比较复杂,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工作都要围绕着PPT里面的内容进行……所以,如果有哪些我标为红色的关键内容你们没有记下来,请务必当时就告诉我……”</p>

虽然已经提前打了预防针,但这种强度,就连姜宗霖自己之前听常浩南介绍的时候,都有点遭不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