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仔细观察了赵雪一会儿,见她不像说假,心中稍微松了口气:不记得就好,不记得就好。

“娘,你们先别说了,再不救丽娘就来不及了,娘,你去请下大夫吧,求你了。”

赵磊装着抹了抹眼泪

别看老太太岁数大了,脑子还挺好使

“老大,队伍里就一个大夫,动不动就狮子大开口,看一点小伤小病就要五斤糟米。你媳妇儿这事儿没个十斤糟米能办下来?再说,是她自己想不开,怪谁?现在,少了一个人就少了一张嘴,我们多吃点不行?我偏要拿十斤糟米去救一个快死的人?”

想让老太太拿出十斤糟米去救人?简直就是想得不要太多。

一旁的赵老汉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出声询问老太太:“要不然我去找大夫说说情?说说我们家的情况,让他少收点诊金,请他给大儿媳妇儿看看。”

“你个老东西,管你屁事,你给我闭嘴!你自己都是一副病央央的模样,都要别人伺候了,还有闲心管别人家的事儿?你怕是嫌活得太久了?”

赵老太不管三七二十一二,朝着赵老汉就怼了回去。

赵雪见时机差不多了,于是悲戚的哭喊着:“奶奶,现在还没有分家呢,你见了就不管我娘的死活了?要是这以后分了家我们岂不是更不敢找你了?”

赵老太赵太被吵得心烦意乱,朝赵雪气急败坏的大吼大叫:“想让老娘出钱给你娘治病,你们想都不要想,不过是个女人而已,死了就死了。现在这天灾人祸的年代谁家不死人?你们给我说说看?”

赵雪使劲挤出泪水,看着像泼妇骂街赵老太太:“奶奶,既然你不肯出粮救救我娘,那我们就分家,你把粮食拿出来,我们分了,我自己去找大夫救我娘。”

听见赵雪提出分家,一旁静静看热闹的赵二婶忽然眼珠贼溜溜的一转,凑到苏老太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

听完二儿媳的话后,赵老太赵太眼里闪过一丝精光,旋即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老大,娘也有娘的难处啊,你看这一大家子人都要吃饭,我总不可能为了一个快死的人放着活人不管,你说对吧,既然起雪刚才提出分家,那我们就分吧,到时候,你媳妇儿的事儿你看着办就成。”

二媳妇说得对,以前还没逃荒的时候苏大壮一个月能挣不少,大房有十口人都能干活,也勤快,不分家的时候二房能少做些活计,也可以跟着吃好点穿好点。

现在,大家都在逃荒的路上,口粮本来有限,又多了几张嘴吃饭,每天的开清那可不是小数清目啊。

反正老太太藏了不少的粮食,分家的时候她就把明面儿上的分一下,至于以后大房能不能活下去,这和她就没有关系了。

赵雪嘴角一扯,果然。

赵老汉第一个不答应:“我不同意分家,分家的事你们也不和我说说,你们把我当什么了?”

可是他的身体病泱泱的,赵老太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

“管你什么事儿,还你不同意,你给我在一边好好呆着去,这儿没你什么事。”

“娘,粮食也得平分了才行,要是敢藏着掖着不拿出来分,我不闹他个底朝天才怪。”赵磊直视老太太。

赵老太拍着胸脯打保票道:“娘一定把所有粮食都拿出来分,绝对不会藏着掖着,你放心。”

“二媳妇儿,你去把里正找来,给我们做个见证。”赵老太太看着一旁的二媳妇儿说道。

里正听说赵老太太是铁了心要把赵老大家分出去,虽然替赵老大感到不值,但是,正所谓青官还推断家务事,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里正跟着二房家的来到赵老太太所在的营地。

赵老太太提着一包糟米从营帐中走出来,糟米大约有四十斤左右。

“里正,我们家的粮食都在这儿了,大约四十斤,当初老大家出得最多,他家人口也多,我就给他二十五斤,我和老二家留十五斤,还请里正给做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