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闪击战(1 / 2)

(),

大宁的房宽南下。

几十名军官商讨可能的战事。

朱高炽听着军官们的讨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朱高炽只盯着大方向。

“再给大宁三个月的时间,九千职业军就能磨合好,最终形成以九千职业军为主力,一万五千后备军为辅,三万卫所兵随时待命的局面。”

“北平目前三万职业军,六万后备军,整个北平军籍人员另有三十八万。”

三十八万,包括军户和军籍工人。

不到最后的时刻,是不会动用这股力量的,会对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是最后应急的力量。

“如果有人来攻打北平,预估兵力能超过五十万。”

“我建议依托铁道线,前期保持守的战略,战场预定为山海关,大名府与河南交界处,河间府与山东交界处。”

“借助铁道优势,形成大军合力,一举击溃敌方主力,此时开始转守为攻的战略。”

朱能没有明说敌人是谁,但是在场的人都知道敌人会来自哪一方面。

说起来很奇怪。

朝廷至今没有动静,但是他们不得不防备。

其实大明并不缺兵。

庞大的军户,以及地方上的民兵组织,大明随时能拉起上百万兵,一点问题也没有。

但重要的是军事物资和后勤补给。

有再多的人,没有后勤补给,没有军事装备,那跟普通老百姓没有区别。

无论古今都是如此。

而只有工业化,才能让后勤补给和军事物资要比传统农业社会高效百倍千倍。

这就是北平的威力。

北平可以真正的拉起数十万大军,至少在北平行省,大宁,开平,陕西部分地区,山西部分地区。

这数十万大军的威力就可以彻底发挥出来。

但是随着离铁道线越远,那么这个效果就会越来越被磨平,甚至越深入内地,这个优势会逐渐变得跟原来一样。

哪怕后方有再多的物资,可路上消耗十倍,人力增加十倍,那就是最大的瓶颈。

这也是小势力敢对抗大帝国的原因。

你大明有百万兵怎么样,你部投入到我这里呀。

真有这个能力,就不是农业国家了。

每一次举国兵力,无论胜败,对于农业国家自身已经先伤筋动骨。而工业国家可以。

铁道让国家的力量可以集中到一个地方。

这个道理军官们懂。

所以他们制定的计划就是出自这个原因。

朱高炽也能理解。

但是朱高炽想的是山西。

晋王应该要死了吧。

“陕西行都司的宋将军,我观此人是不愿意内战的,但如果皇爷爷下诏,此人必定力以赴。”

历史上。

此人只派了他的儿子帮助朱允炆平叛。

而他的儿子战死了,此人并没有率军离开陕西行都司,在朱家得出胜利者后。

他很轻易的向害死他长子的朱棣投降了。

但如果战事发生在今年就不同了,朱元璋的威望可不是朱允炆能比拟的。

“陕西,山西,辽东三地皆是北境的精兵所在,如果落入了朝廷手中,对我们是不利的。”

“目前陕西还算稳定,但山西晋王叔需要顾虑。”

“陕西山西修建两年的主干道已经通车,我建议借助闪电战模式,派出几营新军闪击陕西和山西。”

“趁着对方反应不及的机会,先把两地的重要地区和部分军权掌握在手中。”

朱高炽提出了他的思路。

闪电战。

“闪电战?”

军官们眼睛一亮。

“好主意,大宁地区不就是如此么。”

房宽拍手笑道。

“借助铁道的便利,一日之间兵临城下,擒住了宁王,然后顺势控制各地的卫所。”

“当然,大宁的情况特殊,王府的威望高,布局了多年,种种因素造成了一战定乾坤。”

“而陕西和山西更为复杂,不可能像大宁一样,但是小王爷提出的闪电战思路的确令人茅塞顿开。”

朱能也赞同:“要把铁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军官们顺着朱高炽的思路商讨着。

朱高炽也忍不住露出微笑。

如果历史没有变。

晋王即将病死。

晋王的壮年而逝,是谁也没有料到的。

包括朱元璋。

朱元璋这几个月在陕西,辽东,河南,山东几地布局,唯独漏了山西。

晋王开拓能力不足,但是守成能力还是不错的。

至少晋王这些年里,山西并没有遭受过外敌入侵。

这是朱高炽最好的时机。

趁着晋王死拿下山西,那么不但打破了朱元璋的包围圈,也形成了犄角,扩大了北平的纵深,加强了北平的实力。

朱高炽越想越美。

自己的大军偷袭山西王府,而此时山西晋王已经病死了,正是山西群龙无首的时候。

军官们主要商讨如何对付晋王。

而朱高炽思考的是如何控制山西。

“闪击战一举拿下晋王府,加上当地中华重工和各开发商团,建设商团的影响力,有七成的把握可以控制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