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早逝。
说不得就是被父皇所累。
谁能像父皇那样?
朱棣扪心自问,自己也比不了。
不是没这个心,不愿意吃苦,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希望老大不要闹出事才好。”
……
卫所是卫所,军营是军营。
卫所是地方军屯机构,军营则用来防御出击。
后者从前者中征召,不光是士兵,包括将领也是。根据军职的大小,从相应级别的千户百户中征召。
除了关键地方的兵堡等军事重地,是常驻兵营,由卫所轮流服兵役外。
大部分卫所,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会入营服兵役。
世袭的只是卫所的官,不是军营的职务,两者区别不小。
例如燕山三个护卫。
没有战事的时候,卫所服兵役最稳定的是几百名王府亲卫,然后是北平城的卫戍部队。
这些常年服役的需求,要不了一两万人,不需要服兵役的军户,则在卫所种地,操练。
两千军户组织到了一起,等于变相的成立新营。
除了包吃之外,每个月还有一两五钱的工钱,对普通军户非常有吸引力。
家里不但少了双筷子,又多了一项进益。
至于种地。
人数越多不代表收获越多,人均收获反而下滑,所以家里少了一个人种地,对军户并没有影响。
从军户中招工,有诸多的好处。
“这位是朱能,燕山中护卫副千户。”
“这位是徐宁,工程队掌柜。”
两人一个比一个年轻。
朱能大惊。
他以为工程队的掌柜,年龄至少是中年人,没想到大公子这般信任,眼前的人比自己还要小好几岁的样子。
徐宁是白身。
立马上前行礼。
朱能主动拉住徐宁,连称,“不必如此。”
朱能刚刚承袭职位,又年轻,也是朱高炽用他来负责工程队的原因之一。
否则换做是丘福,他担任千户多年。
卫所里管着一千多户军户种地和操练,能把工程队的管事们看在眼里?
真有什么事情,工程队的管事们,也不敢和丘福商议。
工程队这边扛不住。
“三日后,两千军户就会抵达,你们要尽快商议好,怎么分配人手,平时怎么配合。”
这是朱高炽第一次的尝试,所以非常重视。
无论是徐宁,还是朱能,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
徐宁身份最低,自然态度谦逊。
“我很早就听大公子提起过伱,夸你是个人才,你我今日有缘,共聚一起为大公子办事,不以身份论高低,只尽力办好大公子交代下来的差事,才算是尽善。”
“朱千户有此言,那就素在下冒犯,日后有得罪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徐宁硬着头皮说道。
一切都是虚的,只有办好工程队的事,才是实际的事情。
自己区区一名白身,能得大公子看重,是因为自己能做事,把事情做得好。
如果顾及甚多,以至于耽误了工程队,才是得不偿失。
反而只有把工程队打理的尽然有序,反而不用在乎谁,哪怕是千户都不惧。
两千军户,虽然解决了用工问题,可谁不忧虑?
以后打交道的都是百户千户。
束手束脚恐怕什么事都做不成。
“你们能这么想,才不枉费咱的心意。”朱高炽笑道。
工业发展起来了,是国家的命门。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自己当了皇帝,自然会成立工业发展部门,还会设立财务部。
大明最大的问题,根据后世对大明的研究,就是财务的问题。
他需要干实事的人。
官员他目前用不动,也没多少人符合他的需求。
那就自己带一批人出来。
唯才是举。
燕山三卫,指挥使,佥事,千户,千户,百户人数众多,能在燕王府亲卫营服役的却不多。
正是因为朱棣的唯才是举,提拔了大量卫所的里的能干的人,充任到亲卫营。
例如历史上的朱能,还有其余的名将。
才为靖难之初创造了成功的条件。
否则王府被围的那关,朱棣就抗不过去。
“工程队事务繁忙,有些事还未定下,索性今日把诸事敲定,否则不知道又要耽误几日。”
“善,咱就喜欢你这股速战速决的风格。”
“军户们在工地上的章程,是有班头来管,还是军户自己来管?”徐宁问道。
“你怎么想?”朱高炽反问。
朱能打量着徐宁。
此人在大公子面前神色自若,虽然大公子与人和善,但此人的确胆子颇大。
“操练的事,由千户们负责;工程上的事,应该管事们来安排,但他们不方便管理,可以由军户自行推举班头,工程队出技工指导。”
工程队的活是普通的力气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需要技术的活,有专业的人来干。
徐宁想了好几日,觉得如此才算妥当。
“这法子好。”
朱能刮目相看,立马赞同。
军户始终是军户,怎么能任由民户站在头上。
哪怕是为了挣钱,不会有人反抗,可心里难免会觉得低人一等。
平日里在卫所,被百户千户管,人们心里头服气,规矩是如此,可让普通的民户来管,终究影响士气。
此人的法子,不但照顾了双方的颜面,又兼顾了工程队的活计,还让能锻炼出一批带队的军户。
难怪小小年纪就深得大公子看重。
果真如大公子所言,颇具才华。
朱能这才放下心里的芥蒂,不再以对方是白身而轻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