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改变大明的生产模式(2 / 2)

“最后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所有人都能使用上便宜的铁器,便宜的燃料,出行方便,带来更先进的技术。”

“利工利器,更好的农具,可以让田亩多产。”

“大量廉价的工具,又可以让人们使用的起,能把更多的荒地,沼泽变成良田。”

“例如蒸汽机,可以用在荒地的浇灌上,让百姓们开垦更多远离水源的贫瘠土地。”

“甚至可以直接修建水渠,把河水抽到水渠中,灌溉无水的土地上。”

其实更好的办法。

是从美洲获得番薯。

明末的先民,冒死偷回西班牙从美洲引种在吕宋的番薯藤,回到家乡福建种植。

根据知网的学术论文,靠着明末引进的番薯,和推广的玉米,也就是各地地方志中的玉黍蜀,正好在清初推广开。

这些新农作物加入传统轮作,只用了百年的时间,就从文人笔中定义的蔬菜上升到主粮。

让清中期人均口粮在传统轮作的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九十公斤,为促进人口大增长打下了根基。

生产力才是核心。

番薯是古代农业的大杀器,直接促进农业的生产力进步,解决了许多的问题。

朱高炽轻飘飘的几句话,犹如重鼓敲在人们的心里。

看见众人都不说话,朱高炽茫然的问道。

“怎么了?”

葛诚欲言又止,姚广孝犹如看天人,那太监也是满脸的崇拜。

朱棣吞了口口水,艰难的问道:“老大,你这蒸汽机的法子,为何一直不说?”

“这重要吗?”

“不重要吗?”

朱棣反问。

朱高炽摇了摇头。

明初的社会环境问题,在他看来根本不是粮食的问题,而是社会生产模式的必然弊端。

就算明初的粮食再翻一倍,仍然还会有流民。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基础,称为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的需求,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服徭役,收实物。

等等方式都是比较原始的手段。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在朱高炽看来,改变大明的生产模式,才是有用的。

山东和山西出现的流民。

那是因为社会大明分配的问题,粮食不够只是一个表象。

换而言之。

社会的就业机会太少。

总有些地方会造就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没有别的生计,也找不到活干,就成为了流民。

明初的流民,和明末的流民,两者诞生的根子是不一样的。

不改变生产模式。

就算获得了番薯也无用。

明中期的皇权,就已经压制不了地方,江淮的经济富庶,小市民阶级诞生。

有精神上的诉求,所以诞生了新学,技术上更不存在问题,因此有了资本主义思想萌芽。

可一切都被遏制住了。

清朝有番薯,但是没有生产进步。

所以番薯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但没有带来人均经济的繁荣,反而让人们陷入了极度的贫困。

农业社会的无解。

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战乱……或者像西方来一场黑死病,灭绝一半以上的人口。

好吧。

看见朱高炽的想法,所有人都无法理解。

明明有这么好的方法,为何不拿出来呢?

见人们有些指责的眼光,朱高炽连忙解释:“修建沟渠是大工程,不是伱们说现在什么都不适合做吗?”

“而且官府的事情,王府不好插手。”

放在十年前。

朱棣定然可以组织起来,他那时候的权利大。

现在嘛。

听到老大的话,朱棣的脸色黑了下来。

“那也不能不做。”

见朱棣十分的坚持,以及众人的认可,朱高炽感到无可奈何。

认知的差异啊。

“咱是不赞成修建的,至少不是现在。”

“为何?”

“首先,流民的问题,虽然田地是诱因,但不是关键的问题,解决了这些人,还会有其他的人出现。”

“其次,官府的徭役,对百姓是伤害。”

“把精力投入到这些事情上,不如先支持咱搞工业,等咱的工业扩大后,再来修建水渠。”

“到时候咱花钱招募民工,百姓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实惠。”

朱高炽坚持要改变大明的生产模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