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九章 十三卫(2 / 2)

宋时风流 官笙 2611 字 2023-08-07

“不知道是谁死了,不会是裴老太太吧,这么大年起,被这一气,真可能过去了……”

“这,李家父子气死了裴老太太……”

角落的裴家三位族老一时间也没老办法,看着裴府挂起白布,还能怎么办?

只是他们很焦急,裴府那边要是有人过世,那对他们李家就很不利了。

朝廷以及舆论会进一步同情裴家,而李家这边的作为,就是拙劣的表演,更加可恨了。

刑部的衙役还没处理到李家这边,毕竟裴寅放下话,会去皇城司给李卫方送饭。

但却没有放弃,一直盯着。

消息传到刑部的时候,刑部这边正在讨论那工部侍郎陈浖的事。

刑部右侍郎道“尚书,那陈浖倒也懂事,没敢硬拦,让我们的人将他儿子给带回来了。”

来之邵正在写着东西,写完递给他,随口冷哼道“他还算聪明,要是他乱来,我顺手就收拾了他!”

一部侍郎是从三品,除了赵煦,没人能说收拾就收拾了。但在值此大背景下,陈浖要是一意孤行的与朝廷对着干,来之邵完全可以借机收拾了他。

工部现在是‘旧党’的大营,尚书王存已经出京,陈浖要是送出大把柄,那是自寻死路,谁都救不了。

右侍郎接过,又将裴府门前的事情说了。

来之邵宦海沉浮多年,哪里不知道李家玩的花样,道“这李家是没救了。裴寅跟随章相公流放七年的人,打了裴寅就是打章相公的脸,这般逼迫裴家就是逼迫章相公,等着吧,皇城司很快就会动手了。”

右侍郎深以为然的点头,殴打裴寅,居然不是‘殴打朝廷命官’这么简单,那实际是在打当朝‘事实宰相’的脸。

以章惇的脾气,你敢打他,他就敢拔剑砍了你!

来之邵站起来,道“京里的事情,交给你们,我耽误了这么久,得出京去了,不能再拖。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给我写信,而后去找章相公,蔡相公。刑部的事,要从严从快,不要给人把柄,现在朝局你清楚的很,我明天就可能被下狱,但你们未必能接替我的位置……”

右侍郎心里一凛,当即沉声道“下官知晓。”

来之邵点点头,没有多说。

他本来早就应该出京的,本京中事情绊住了脚,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

京城里的事情固然繁杂,他们‘稳定地方,收权地方’的战略计划,更不能耽搁。

各路巡抚陆续上任,厄需朝廷支持。

在来之邵准备出京的时候,裴家的消息也到了政事堂。

裴寅听了大惊,挣扎着要从小床上爬起来,要回去。

来的是下人,看着裴寅这么重的伤,动一下伤口还出血,哪敢隐瞒,当即就说了。

裴寅嘴角抽搐再三,这才明白事情原委,默默良久,挥手让人回去。

他没有隐瞒,让人抬着,将事情禀报给章惇。

章惇这时正在与李清臣,黄履说这事情,听完后,拿起茶杯喝口茶,看着李清臣与黄履说道“看到没有,这受害者,不止要挨打送命,还可能连累亲族声名尽毁……”

李清臣面容愠怒,道“相公,我看有些人还是不知道轻重,在这个时候耍这样的把戏!”

黄履直接道“相公,我这就命人拿了那李家,欺人太甚!”

按理说,你打了人,老老实实认罪道歉,偏偏去裴家门前搞这么一出,着实令人恶心!

章惇挥手,让人将裴寅抬回去,好好养伤,继而与李清臣,黄履道“我说的是这种现象,好人难做,坏人敢当。”

‘好人难做,坏人敢当’,这八个字看似简单,但透露在民俗风气上,就不是小事情了。

好人难做,不敢做,坏人嚣张,越发不可一世!

黄履坐直身体,道“相公,‘惩恶令’十分有必要,下官认为,要深入,彻底贯彻,决不能敷衍了事,半途而废。李家这件事,透露出了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们不止依仗背景,还会耍手段,一般的良善人家,根本不是对手。裴家老太太如果不够狠心,别说裴寅毁了,裴家三代都毁了!”

李清臣面露沉思,道“律法是准绳,还需要礼制来配合。”

章惇说着,拿出一道诏书,递给二人。

两人一怔,接过来陆续看了眼,全都面露惊异。

黄履道“相公,早有预断?”

章惇摇头,道“这是官家让人刚刚送来的。官家还递了话,礼法其实就是道德,道德要远高于律法,律法是生存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容有人在律法边缘疯狂试探,更不允许他们载歌载舞!”

李清臣倾身向垂拱殿方向,道“官家圣明。”

黄履一见,连忙跟着道“官家目光如炬,非我等所及。”

章惇等了一会儿,道“礼部要针对这次‘惩恶令’,推行一套‘礼法通则’,不要硬性规定什么,只是做倡导,尽量全面一点,明年颁布。”

李清臣心里盘算着这个‘通则’,算了算时间,躬身道“是。”

章惇看了眼门外南方天空,道“开封府的事情基本稳定,有朝廷全力推行,压力已经没那么大。十二路巡抚上任,必然诸事繁多,他们压不住,我得出京一趟。”

黄履,李清臣脸色微变,章惇出京,可能会在地方掀起大乱子,而且京里无人主持,可能也不安生。

章惇接着,又拿出一道草拟的圣旨,递给二人,道“仔细看。”

李、黄二人对视一眼,拿过来看去,不多久,就拧眉了。

李清臣审视再三,放下后,道“相公,少卫寺,这是效仿前朝的卫府制?”

李清臣说的前朝,是指唐朝,唐朝的‘卫府制’一度令唐朝兵力强升官到极致,同时,也为格藩镇割据埋下祸首。

这也是后世极力分割兵权,不断制衡的原因之一。

章惇喝了口茶,道“只是取了个名字而已,卫府制在唐朝后期就不行,何况我大宋。我与官家仔细商议过了,十三路巡抚,除京畿路外,设十三卫,整合个府州县的兵丁,每卫两万人以内,分布于各府州县,用于卫护府州县日常安全与清剿匪患。十三卫是日常的军备,归属巡抚、知府,县府衙门的副手统辖,与十三军相对应。”

在枢密院与兵部的计划里,全国设立十三军,两支骑兵,三大营,总兵力为五十五万。

李清臣与黄履听着就深思起来。

这样的改制,明显是藏有深意,他们也能明白。

章惇是要大破地方的藩篱,集中地方权力,但这样的改制,会引起相当的反弹,不说没人愿意放弃权力,单说这种勾起一些不好回忆的举措,势必会激起强烈反弹。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这就是军队的大致框架。

十三卫,十三军。

日常军务,归属十三卫,由地方负责;十三军驻扎地方,定鼎全国;这也是另类的制衡。

章惇拿回这道草拟诏书,道“这件事要做的太多,先做,后说,你们知道就行了。黄中丞,你的御史台,要动一动了。”

御史台其实一直没闲着,所谓的‘京察’一直在继续。

黄履躬身,道“请相公示下。”

章惇眸光陡然锐利,沉声道“你派出去的巡察御史,有一点作用吗?”

黄履顿时面沉如水,说不出话来。

御史台派出去的巡察御史,可以说是花样百出,几乎没有平静过,就是没干正事,被地方哄的是舒舒服服,完全是旅游!

但也有干事的,被地方三两下就摆平了,弹劾的奏本有理有据,证据确凿,令御史台十分难堪。

黄履咬牙,沉声道“下官召回所有巡察御史,另立十三路巡察御史,下官亲自下去,若还是徒劳无功,下官提头来见!”

章惇看了他一眼,转向李清臣道“李清臣,广建书院的事,你关心一下,要整合所有现有的府学,县学,再加以扩大,年底之前,给我将所有府学整顿完,明年整顿县学!”

李清臣登时明白了,道“是,下官亲自出京,先从三京开始。”

章惇这才点头,道“咱们现在缺人,下去之后,多多发现些实干之人,不拘泥政见,只要不是那种顽固抵抗新法,能做事的,一律大力任用。”

章惇调兵遣将,六部尚书几乎都出京了,蔡卞还去了开封府各县巡查,偌大的朝廷,只有章惇坐镇。

庞大的压力,如同潮水,一波一波扩散,影响到了整个大宋,方方面面。

以开封府为中心,‘务实’的狂风席卷而出,迸射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