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玄也点头道:“刘先生乃是有大谋之人,为我等解惑,这瞬间就明白许多以前未曾看透的道理。”
李世民也略有激动道:“那先生以为,接下来,我李家该如何做?”
“第一步,当然是逼着令尊大人,唐国公起兵,这需要他首肯才行,毕竟晋阳的军政大权都在他手里,论威望、资历、身份,唐国公绝对能够驾驭得了文武豪杰,让关陇贵族归顺,当然,前提是起兵之后,要迅速南下,攻克大兴城,控制代王杨侑,当年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才能顺理成章,到时候,否定杨广的地位,他的皇帝之名就被剥夺了,更没有资格调动各地隋军,到时候,这杨隋就可能像汉末那样,直接覆亡了。”
李世民频频点头,心中在考虑,如何劝慰李渊起兵的事,虽然今日被狠骂一顿,但是他不相信自己的父亲是那种愚忠之人,只不过,父亲太过小心谨慎,而且外表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中庸、胆小、怯懦等等,都非他真正的脾气。
都说知子莫如父,但知父也莫过子,只要是聪明才智不太远的父子,往往在生活中会感受到彼此的性格,李世民如此聪慧,也察觉出李渊的大致性格,根本不相信父亲会那样尽心为大隋,口中那一套说辞,所以,他才敢故意激怒其父来试探。
“如何才能让父亲他尽快决断呢?”李世民陷入沉思,一时半会也没有主意。
这时候,唐俭凑过来对着李世民小声说了几句,李世民眼前一亮,一脸的坏笑,觉得此计可行。
此时,李渊也正在房内,分析着当前局势,别开他对李世民喝斥,其实内心早就有了问鼎天下的雄心,但几十年的官海生涯,使他养成了一种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的性格,城府极深,像这种动辄决定家族生死命运的事,如何肯轻易吐出口?
来到晋阳后,他表面装得为国为民,忠于朝廷的样子,私下派好友夏侯端联系晋阳一带的富豪、门阀、大学问者,拉拢关系,引为挚交,这些人的资历,要比李世民结交那些人,还有威望,这不是他一个十八岁二公子所能请得动的。
到了白天,李渊与世无争,鞠躬尽瘁,忧国忧民的忠臣形象,安分守己,不断叮嘱自己,要稍安勿躁,等待时间。
因为当初的杨玄感起兵,不到两个月就彻底失败,这就是血的教训,他不得不汲取。
到了夜里,他却在谋划,在思考起兵的事,以及后面的路,这是一头看似中庸的老臣,其实早就对大隋王座,虎视眈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