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朱元璋严惩太子系,万人空巷!(2 / 2)

对方唯一的机会,就是等过个几十年,家族子弟先过继给其他姓氏,改名换姓,再试着科举。

不过,这对燕王是好事。

反映了燕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

刘伯温不知,朱元璋本就因朱棣,用这种方式低调送妻女回京,感觉十分亏欠。

这个时候,有官员跳出来说风凉话。

这就是往刀尖上撞。

以至于,有两个太子系支持者跳的十分欢,此番,朱元璋也没选择睁只眼闭只眼。

“臣遵旨!”

当天,刘伯温返回左相官衙。

第一时间按照朱元璋给出的名单,下令将几个跳的最欢的官员,扒掉官服,传达了其本人,及其后代子孙,永不录用的圣谕。

一时间,整个六部官衙,寒蝉若惊,瞬间安静。

百官甚至都不敢大声说话。

……

数日后。

徐妙云行抵江宁县。

本想前去看看春晓、民丰。

恰逢春晓、民丰跟着王老先生,去领县出诊。

方孝孺听闻消息,亲自接待徐妙云一行人。

县府衙门。

“王妃,土桥村乡亲们已经知道你要回来,你是先回村里呢,还是先回金陵。”

蒋瓛站在一旁,瞧着方孝孺对徐妙云的恭敬,不由腹诽,‘这还是太子的支持者?’

徐妙云微微有些诧异,“乡亲们怎么知道的?”

她回来的消息,是进入金陵地界后,锦衣卫才不再压制。

乡亲们怎么可能这么快知晓?

方孝孺笑道“王妃,土桥村在县城内开设了米铺,不光县城,如今,土桥村联合周围十几个村子,已经把米铺开设到了金陵城以及周围好些个县府,江宁县城的管事之人,听闻消息后,就跑去土桥村汇报消息了……”

徐妙云恍然大悟,又有些惊讶。

村里在江宁开设米铺之事,是很早的事情,她也很早就知道。

刚才忽略了此事。

倒是在金陵开设米铺,她并不知晓。

随即笑着摇头,“我们先回金陵……”

她不想回金陵那个是非之地。

可她的身份,如果回来了,不回金陵城,直接回村里。

指不定又有多少攻讦四郎的声音出现。

“你帮我给乡亲们送个口信,过段时间,我们会回金陵。”

方孝孺点头应下。

对于这个结果,他也早有预料。

徐妙云在江宁短暂休整,继续动身,赶往金陵。

……

“县令,只燕王妃回来,就如此大动静,真不知,燕王回来时,会有多大动静,也就是燕王妃低调,不然,咱们江宁百姓都会万人空巷迎接,这几天,百姓的盛赞声可很高,都想感谢这位王妃。”

方孝孺收回视线,看着身边的县丞。

“你刚来,无法深刻体会,江宁百姓对燕王夫妇的感激,咱们江宁能成为金陵乡土村社典范县,江宁百姓能普遍吃饱饭,都得感恩这对夫妇。”

这个县丞是新调任的。

以前的杨县丞,因为协助他建设成乡土村社。

属于熟悉乡土村社的典范官员。

总算突破了官场桎梏,调任西北一个下县担任县令。

别看只是去一个下县担任县令。

杨县丞这种只有秀才身份的县丞。

如果不是建设乡土村社这种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