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大结局(1 / 2)

翌日朝阳起,吏部侍郎沈砚之忽然提出辞官,转手就被镇北王外放到了福州。

福州近年来十分不太平,水匪频频出没,众人都道沈侍郎和镇北王有仇,不然,也不可能被贬到那种地方去。

对此,沈砚之不发一词,镇北王则是将内阁和边境牢牢掌控在了他的手上。

一时间,朝中个个如履薄冰,不敢生出二心,唯恐和沈砚之一样受挫。

次年,李昙年和陆执的第一个孩子降世。

是个儿子,陆执给他取名谢峥,又过了两年,他又给谢峥添了一个妹妹,名唤昭昭,意寓同明月一般明亮。

同年三月,东瀛进犯,远在福州的沈砚之和陆执联手,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也就在此时,大伙儿才知,陆执并非厌恶沈砚之,而是早在三年前,就和他下了一盘棋。

同年隆冬,沈砚之被调回京中,幼帝给他连升了两级。

这时,朝中众人方才知晓,原来,镇北王用人极有眼光,不论过往有什么私怨,只要对方有才能,他都会予以重用。

朝中仕子大受勉励,越发勤学好问,只望有朝一日,能得到镇北王,能得到大庆的重用。

而与此同时,幼帝也越发勤勉,每有大事,都会主动和陆执相商。

十年的时间,陆执一手将他扶持成了一个合格的君王,此外,还在朝中帮他培养了不少可用之人。

此时的中枢,有镇北王一手提拔起来的左相沈砚之,边境有忠勇侯府的世子魏引章和冯实坐镇,整个大庆,繁华昌盛,人才辈出。

就连着镇北王夫妇两曾经的三个养子女,也各个都有出息。

长公主赵莹,跟着镇北王妃做营生,成为了整个上京,除王妃之外最富有的人。

谢家大郎君也就是曾经的大宝谢亦承,年纪轻轻,便成了百家齐呡的状元郎,想来,日后前程也不再话下。

谢家小郎君谢亦文从小有神力,又崇尚武学,镇北王夫妇一商量,就将他送到了京郊大营中,小郎君小小年纪便中了武状元,还跟着军中将军在外头历练了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