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元帝把奏折放在御案上,沉思片刻,问道:“陆大人,你以为如何呀?”
陆微拱手道:“回禀皇上,时钟已经有了,玻璃能造,温度计臣不太懂,只有最后一项是众望所归。”
他点评一番,公事公办,不带任何私人情感。
嘉元帝又问:“常大人觉得怎么样?”
常似之躬身答道:“臣赞同陆大人的看法。尽管做时钟和玻璃有拾人牙慧之嫌疑,但瑕不掩瑜,小季大人若能造出好钢也是大功一件。”
他这番话连讽带刺,众臣之中响起了几声窃笑。
嘉元帝看向工部尚书聂久仁,后者忙道:“皇上,臣以为两位大人都有道理。”
两位首辅都那么说了,他还能说什么呢?
再说了,工部一直在想办法造玻璃,就是进展慢点罢了,一旦这项差事交给季昀松,其他人的努力就全都付诸流水了。
他也要权衡利弊嘛。
嘉元帝抬了抬下巴,“小季大人,你也说说吧。”
“是。”季昀松道。
这几个项目是云禧最后确定的,关于玻璃和时钟他也提出过同样的问题,云禧解答过了,难不倒他。
他转了转尾指上的青玉扳指,“启禀皇上,微臣说的玻璃是大片玻璃,并非杯子、发簪一类小物品。这样的玻璃可以做成窗户,不但能挡风挡雨,还能让阳光充分照射进来,增加屋子的亮度。”
嘉元帝凝视着季昀松,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你继续。”
季昀松又道:“时钟,夷人确实做出来了,我们大青可能也有仿作,但既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任何突破,如果微臣可以大批量制作,家家户户就有准确的时间了。”
嘉元帝点点头,“从改善民生的角度讲,这些的确不错。”
季昀松道:“禀皇上,不单单是改善民生。皇上想想,如果由皇上来做这桩生意,或者在大青朝内销,或者卖到海外,咱们大青的国库不就有钱了吗?由此而产生的相关产业,还会给更多的老百姓提供赚钱机会,可谓一举三得。”
云禧说,这叫“国有公司”。
嘉元帝挑眉道:“朕富有天下,你让朕与民争利?”
常似之等人立刻表态,“皇上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季昀松摇摇头,“皇上,微臣斗胆反驳一句,这绝不是与民争利。首先,皇上把科技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杜绝奸商囤积居奇、奴役百姓、哄抬物价等乱象;其次,所得银两皇上可兴修水利,可修缮城与城之间的道路,可建造学校和医院,还可以给臣提供经费,研究更多的科技等等。”
陆微连连点头,“皇上,小季大人立足根本,脚踏实地,让臣茅塞顿开。且不说玻璃,一个时钟就能为国库带来大笔的收入了。”
他一开口,孙明仁等人也附和了起来。
“听陆大人所言,京城中有时钟的人家不多。”嘉元帝这才把压抑在心里的喜悦慢慢释放出来,“很好,你再说说温度计。”
季昀松道:“天气冷暖对稼穑大有影响,如果能准确掌握温度,对掌握作物的生长规律一定有很大帮助。所以,温度计其实就是一个反馈天冷冷暖的东西,做好了可以能和玻璃一样出售。”
嘉元帝再问,“钢铁呢,这是你说得最含糊的一项。”
季昀松解释道:“微臣没炼过钢铁,钢铁又极为重要,只能尽力而为。”
“那么。”常似之抬高了声音,“小季大人做过玻璃吗?”
季昀松道:“下官虽未做过玻璃,但微臣得到了一个方子,想来可以一试。”
涉及方子,那就是秘密了。
他一句话把常似之堵了回去。
嘉元帝微微一笑,“朕相信,以小季大人的聪慧,绝不会做自毁前程之事,常大人不要太心急了。”
常似之吓得胡子一抖,辩解道:“皇上,臣并非心急,只是更想听到更多有关稼穑之事,如果小季大人心念百姓,应该把稼穑放在前面才是。”
“是啊是啊。”
“常大人这话说得极是。”
……
一干人又嗡嗡了起来。
嘉元帝笑了,“原来常大人这么爱惜百姓,如此,变法一事又为何推三阻四呢?”
常似之冷汗淋淋,赶紧跪了下去,“皇上明鉴,关于变法,臣只担心变动太大,引起朝野震动,绝无反对之意。”
嘉元帝满意地点点头,“不反对就好,希望常大人记得刚刚的话,平身吧。”
“谢主隆恩。”常似之站了起来。
嘉元帝问季昀松,“常大人说得不无道理,小季大人在稼穑方面可有考虑呀?”
季昀松道:“微臣不懂稼穑,身边亦无懂稼穑之人,暂时没考虑过,还请皇上恕罪。”
“何罪之有。”嘉元帝笑了起来,“小季大人仅用十天时间,就给朕这么大的惊喜,已经立了大功。说吧,都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季昀松道:“微臣需要工部同僚的配合,专款专用的银钱,以及诚心诚意想跟微臣办差的科技司同僚。”
嘉元帝道:“前两项必定满足你,最后一项嘛,朕虽是皇上,却也控制不了人心。你尽管去吏部挑,岳大人会满足你,但是不是诚心诚意,端看你本事如何。”
你若能干成,自然有人愿意追随。
你若一事无成,一定会树倒猢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