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从初六到十五,瑜棠镇上都有花灯会,但要论热闹程度,还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花蕊娘早就和弟弟妹妹说好了这一天晚上去镇上看灯,才刚入夜,一家人就赶紧吃了晚饭,只等着厉思良和周明章来喊。
商姨娘不喜欢凑热闹,便独自留下看家,桂花嫂和小元小草也留在铺子里没有跟来。只有周大赶了车,带着周明章兄妹、厉思良和花家几个孩子往镇上这边来。
夜幕初降,才刚到镇子口,便看见沿河一带已经挂满了火红的灯笼。这样的景象一年才得见一回,几个孩子早就坐不住了,推推搡搡地便下了车。花蕊娘落在后面一步,同周大商量好了晚些时候碰面的地方,才随在花玉朗身后往河边走了过去。
灯会多是小孩子玩乐的场合,周大并不感兴趣,来之前就说好了要去寻镇上的友人喝酒。没有长辈在身旁,几个孩子没了拘束,这里摸摸哪里看看,俨然就像是刚刚出笼的雀儿,叽叽喳喳欢腾得很。
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项目,莫过于猜灯谜。灯谜有官办的,免费让人猜,亦无彩头,只图个乐呵。还有民办的灯谜,这是要收费的,花一两个铜子买几个谜面,若是中了,便有小玩意当作彩头相赠。开办胭脂首饰铺的,彩头就是一盒脂粉,或是一朵头花;开办笔墨坊的,便是一枝毛笔,或一角墨块等等。
厉思良和花玉朗都对那官办的灯谜颇有兴趣,跟着人堆凑上去,摇头晃脑的琢磨半天,厉思良一会儿便猜出两个,博得了阵阵喝彩。花玉朗亦是不服气,绞尽脑汁地猜中一个谜面,周围观看的人见他年纪幼小,那喝彩声竟还要大上几分。
各人爱好不同,花蕊娘虽然喜欢看话本典故,从前也常常读圣人书籍打发时间,可猜谜这等费心费神的活动,她却是半点也提不起兴趣。花云娘看上了一家胭脂铺摆出来的头花,便同花蕊娘讨了几个铜板,拉了周小兰就往那边走。花蕊娘担心她们被人群冲散,便与厉思良打了个招呼,挤出人群跟了上去。
各家商铺挂出来的灯笼前面,人就比官府经办的那边少了许多。花云娘交了铜板拿了两个谜面,与周小兰凑在一处琢磨了半天仍是想不出来,便举着写了谜面的纸条来问花蕊娘。花蕊娘哪里在行这个,连忙摇手叫她们去找厉思良帮忙。
花云娘吐舌头扮了个鬼脸,扔下一句:“姐你真笨,也有你不会的东西,”便拉着周小兰飞快地往厉思良他们那边挤了过去,花蕊娘愕然失笑,连连摇头自嘲道:“这究竟是夸我还是损我?若是什么都难不倒我,那还有什么烦恼之事。”
这般想着,她的情绪一下竟变得失落,方才被灯会上的热闹勾起来的那点兴奋,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年夜那天宗少城来寻她,还说过初七初八空了来找她看灯,她倒不是怪他失信,只是这么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这心里便像猫抓似的,始终安稳不下来。
周明章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这边,看见花蕊娘怔怔的立在那里发呆,他便出声喊道:“蕊娘,小兰她们呢?”
“往你们那边去了,你没看到?”花蕊娘心头一紧,赶紧抬眼往那边瞧去,只见花云娘和周小兰正费力地往人堆里挤,才放了心道:“明章哥你怎么不去猜谜?”
周明章苦笑了一下,摊开两手道:“我哪里在行这个,那些谜面七弯八绕,我实在是头疼得很。”
花蕊娘忍不住微微一笑,出声安慰道:“那有什么,我也不在行,看看热闹也挺好的。”
周明章左右瞅了几眼,便凑到她身边低声道:“蕊娘,我上回说那事情,你帮我想出主意了没?”
“我……”若是周明章不提,花蕊娘几乎都已经将这茬忘到了脑后去。她尴尬地左右转了几下眼珠子,却惊见河边柳树底下的那一排灯笼旁边,站着一位衣抉飘飘的黄衫少年。
沿河这一条道都被灯笼照得亮如白昼,那少年负着双手立在柳树下,眉眼含笑地看着这边,瞧那面庞身形,不是宗少城是谁?
突然间看见朝思暮想的人出现在眼前,花蕊娘一颗心早就飘飘悠悠地飞了过去,哪里还顾得上答周明章的话。她急中生智,连忙伸手朝前面一指:“云娘和小兰她们还在那儿呢,明章哥你快去看着她们,别让她们走散了。”
周明章扭头一瞧,见花云娘和周小兰果然在人堆的最外面,左窜右跳就是挤不进去。他急急应了一声,便往那边跑了过去。
支走了周明章,花蕊娘连忙再扭头往河边看过去,却发现那一处已经空空荡荡,哪里还有什么人影。
宗少城突然悄悄从她身后冒了出来,伸手拍向她的肩头,轻轻勾起嘴角笑道:“蕊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