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
距离上一次国际数学联盟那边的催稿,已经过去两天。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或者后天,陈舟又将面临一次催稿。
随着约定时间的临近,与催稿次数频繁相对应的是,陈舟所感觉到的,国际数学联盟的那位联系人的心情,也愈发的焦急起来。
毕竟,是催了近两个月的稿了。
要是最后,还得走备选方案的话,那这位联系人的心情,肯定美丽不到哪里去。
别的不说,催稿都要催出感情来的事,结果期待空了,可不得难受一下吗?
此外,这位国际数学联盟的联系人,其实也想第一时间见证奇迹的诞生。
见证这个七大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被陈舟亲手干掉。
说起来,这份催稿的经历,就像他自己参与到这一难题的解决一样。
如果真的得到了陈舟一个肯定的答复,他相信这肯定是一种极其美妙的体验。
也因此,这位专门负责与陈舟联系的国际数学联盟人员,其实也就在想着,今天是不是再问一下。
但最后,他忍住了这份冲动。
怎么说呢,总得给陈舟教授多一点时间吧?
自己还是保持有规律有节奏的催稿比较好。
这要是催的紧了,这位大佬难保不会生气。
他不知道的是,陈舟其实也在计算着,他下一次催稿的时间。
因为,陈舟打算,赶在最后一次催稿之前,搞定这个千禧年大奖难题。
坐在书桌前的陈舟,仔细的看着面前的草稿纸。
也就是他这么长时间以来,所留下来的研究手稿。
他的脑海里,不断回想着两个问题。
杨-米尔斯规范场究竟存在,还是不存在?
那个被称之为“质量间隙”的质量间隔假设问题,究竟该如何解?
整体梳理了一遍所有的研究手稿后,陈舟又拿过错题集,看了起来。
配合着错题集的,还有一个记事本。
这个记事本,是陈舟临时启用的。
目的就是为了,记录下整个研究过程中,那些方向性的研究转变,以及他所取得的关键性研究成果。
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能够和错题集更好的相互印证。
毕竟错题集上所记录的错误内容,在被陈舟解决了之后,就会自动消失。
而这个课题,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
即使是陈舟,也不敢保证自己,在一段时间之后,还能回忆起每个关键节点的细节内容。
而这些,偏偏是研究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也是绝不可忽视的内容。
这也是陈舟在这么多年使用错题集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来的经验。
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一神器的威力。
尽管错题集有时候,也不是那么的“靠谱”。
但是,错题集因“不靠谱”,而引起陈舟的疑惑时,恰恰也是陈舟自己“靠谱”的时候。
记事本上,陈舟记录了整整十页的内容。
每页都满满当当的。
有些页面就连边边角角,都有陈舟用小字所做的注释。
陈舟认真且仔细的翻看着,每一页所记录的内容。
在看记事本上内容的同时,陈舟也在对照着错题集上,整个大方向的指引。
这时候,双向的威力,便发挥了出来。
整个研究思路,宛若一条实质的细线,牵连着陈舟的思绪,一直往前走。
一整天的时间,陈舟除了上厕所,离开过书桌外,便全程都趴在书桌前。
直到7月22日。
陈舟屋里的灯,也就这样,亮了整整一夜。
7月22日,距离那不知何时的催稿,也又近了一天。
迎着早晨的太阳,陈舟才短暂的抬起头,看了看窗外。
旭日东升,阳光正好。
但对于如陈舟一般的研究人员,却是没有多少心情,去欣赏和体会这朝阳的美好。
至少,现在是没有的。
存在,还是不存在。
质量假设的缺口,究竟该如何去解。
这两个问题,还充斥着陈舟的脑海。
“咚咚咚……”
陈舟房间的门,被敲响了。
将视线从窗外移到门上,陈舟缓缓起身,去开了门。
门打开后,映入眼帘的便是克罗斯的面容。
克罗斯小心翼翼的问道“我买了早点回来,就想喊你过来吃,没打扰到你吧?”
陈舟向克罗斯身后的餐桌看了一眼。
餐桌上,果然已经摆好了粥和包子。
陈舟嘴角微动,轻声笑道“不算打扰,我正好在看着窗外发呆。”
克罗斯偷偷看了陈舟一眼,然后说道“那赶快来吃饭吧……”
“嗯。”陈舟淡淡应了一声,越过克罗斯,朝餐桌走去。
克罗斯又看了看陈舟,问道“那个,你昨晚没睡?”
陈舟点点头“昨晚思路太多,一不小心,就天亮了。”
克罗斯顿时无语,这也太一不小心了吧?
顿了顿,克罗斯又问道“那,结果怎么样?”
陈舟沉默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说道“从牛顿的理论,在宏观天体的预测中,取得巨大的成功开始。人们就试图将这种思想,推广到了微观领域。”
“只不过,这一宏观的理论思想,却并没有在微观领域里,取得同样的成功。即使在后来,经过了一系列的修修补补,这种微观模型也还是被放弃了。”
“就算这是人们笃信千年的确定性理论,就算这是以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大佬的理论,奠定的物质运动规律在微观领域的模型。”
“人们也还是一样,对其进行了最无情的嘲讽和抛弃。因为当上帝开始掷骰子时,人们似乎再也无法把握世界的本质……”
说到这的陈舟,喝了口小米粥,然后看了看克罗斯。
克罗斯此刻的表情,倒是挺有意思的。
因为他不知道,陈舟说这番话,是个什么意思。
诚然,上帝开始掷骰子时,人们永远不会知道骰子落地的会是哪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