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经营难纺织陷困局 莫耀祖欲离…(2 / 2)

莫耀祖正想借机向邓知府说自己的想法,邓知府一问,便如实直告。

“小人看将难以为继。”

尽管李墨林讲过,但莫耀祖如此说,还是让邓知府有些吃惊,“哦?”

莫耀祖心道,邓大人是没空听我慢慢细讲的。

“大人,小人有一事相求。”

邓知府肘支着桌案,身子往前探,“讲。”

莫耀祖:“求大人准许,官布中的细棉布划给小人经营。”

邓知府听着有些诧异,“户房经营得好好的,为何要单独划给你?”

莫耀祖:“依眼前境况,一、两年内,恐又会陷入布无人收,收了无人买的境地,平阳纺织又将陷入困局。”

邓知府看着下面的莫耀祖。看来李墨林说得不假。

好一会儿,才想起莫耀祖跪了很久,“起来,坐下说。看茶。”

雪儿端上茶,无声地放到一侧的小高桌上,退出。

莫耀祖:“大人,官布刚经营时,官家所委派官吏、差役少而勤勉。布的收、发、运日程紧凑,到达西安不过两个月,耗费每匹不过几钱。而眼下却是人多而懒散,相互推诿,运送周期延至四个月,而每匹耗费却已超一两银。”

邓知府:“你是说,官布今年要亏了?”

莫耀祖:“小人也参与核算,开始官布是挣了些银子。眼前这样下去,一旦转亏,府里就得给官布贴银,若无补贴,布就卖不出去。可长此以往,府里哪贴得起。”

莫耀祖喘息了一下,端起茶碗,啜了一小口儿。

邓知府听着皱起了眉头。

“你每日在那里盯着,如何到了这种地步?”

莫耀祖:“大人,纺织经略司都是官府派的人,有的还是科举出身,各自做主,各有勾当。小人看着,却无资格做主。”

邓知府:“如此说,棉布官营之前的困局是沿途税吏中饱私囊;而眼前的困局则是平阳官府经营不善。依你之见如何化解?”

莫耀祖:“小人不敢菲薄官府,但眼前境地却是实情。若小人另起炉灶,或许能给平阳纺织留条后路。一旦官布经营不下去,小人便全接过来,只要小人经营得下去,平阳的纺织户便年年如常。”

邓知府脸上挂起一丝冷笑,“未必吧。我平阳府上下官吏就那么不堪?”

莫耀祖与邓知府谈得很艰难。

在邓兆恒看来,平阳府一群朝廷命官,却要屡次靠一个商人来扭转纺织困局,他心里觉得有些可笑,也有些生气。

但他已没有多少时日从容化解了。

将平阳的纺织交给莫耀祖,这个精明、又能看大局的商人,倒是个可以一试的办法。

只要他能赚银子,平阳府的纺织户就能得银子。

邓知府还是有些不甘心。

莫耀祖告辞后,邓知府唤来尹典史,将今年帐簿都搬到府衙外客厅,李墨林也带着算盘前来。

邓知府问,一群户房吏员算。

整整三日,结果是今年前三个月,官布亏了一百多两。毫无疑问,平阳府的官营棉布经营不下去了。

大小官吏把一个能长久做下去的好生意生生做亏。

邓知府心里怒火起,却不知该骂谁。

无奈,将莫耀祖唤来,“莫经略,尽快着手操办吧,慢了怕赶不上。”

邓知府准了莫耀祖先经营细棉布,本银由官府垫付,利息年百之五。

看着莫耀祖出去的背影,邓兆恒叹了口气,他甚至想把这个罗锅儿一起带回京城,“可那又怎样?那不是他这种人呆的地方。”

邓知府与莫耀祖之后的商议布排,李墨林一直参与其中。棉布官营走到这步,他与邓知府都毫无办法,只能依莫耀祖的想法。

只是他觉得,收莫耀祖百之五的利息有些少,平阳府不缺那几百两利息。

除了官家,这生意谁做起来都能赚。大笔的银子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归了莫耀祖,李墨林心里有些不平。

这个莫罗锅儿做的真是好生意啊,这天大的好事如何就落他头上,李墨林不由感慨命运无常。

王进福的丧事办完,荷儿跟王正阳哭道:“早说让你们爷儿俩搬过来,若听了话,多半也出不了事。这下好,房还没来住,人已没了。我也是在老院长大的,我不住了,你也不必恋着。人都留不住,要那房子干甚?你这就搬来,与我和你赵叔一起过吧。”

王正阳道:“荷儿姑,我身上戴着重孝哩,等过了七七,再让我赵叔选日子。”

王正阳在脚店和玉环姑住了几日。

想起爹娘,姑侄俩相对垂泪。王正阳说想回老院看看,拾掇一下,反正不久就要搬家,不用的就近送了人。

钰儿则想让王正阳教他练功,也缠着要跟去睡老院。

玉环不放心王正阳,嘱咐钰儿,“正阳哥去哪里便跟着去哪里,勿分开。”

又嘱咐王正阳,“钰儿小,你看紧些,莫让他一个人乱跑。”

莫耀祖决意要走了,这回不是他一个人,而是带着玉环、钰儿,一起去西安。

王正阳、莫钰走后,晚间,在脚店西屋的炕上,莫耀祖跟玉环讲,想全家离开平阳。

玉环一个激灵翻身坐起,“尧帝爷,这哪行?咱们死的、活的都在这里,你丢下他们,这算什么事?”

莫耀祖:“你躺下,听我讲。我从小在东外城长大,日子再苦,房再破也有爹娘疼,有家回。后来有了你和爹娘,再有了钰儿,想着脚店就是咱一辈子的家,我就是盖大宅院,也要盖在这里。可一回回的事,你说,我还敢再在平阳做生意么?”

玉环:“咱们走了,你把阳儿丢这里放心?也对不起大哥、大嫂,反正我是当亲的看大,我不能丢下他。再说,我们走了,二哥与荷儿就孤单了,有事连个商量都没有。”

莫耀祖叹口气,“大哥要不没,我也不会下了这狠心。咱三家一起,阳儿大了,过几年钰儿也能顶事,管他好歹,总归是能过下去。大哥一没,我突然想,最后未必会如咱们所愿。”

袁玉环:“大家都这么过,能有啥事?”

莫耀祖:“你想想,二哥,先是被刀伤,落下了残疾。整日在坏人堆里捞银子,这么下去,难保哪天不出事。他一出就不是小事,咱俩哪能兜得住。二哥一出事,荷儿怎么办?这一、两年,他带着阳儿神出鬼没,肯定干的是凶险事。若阳儿再出事,那才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玉环:“世道就这样,过去平阳外来逃荒的满街都是,别的地方还不如咱平阳哩。你跑到西安就能比咱平阳城好?”

莫耀祖:“我在平阳实在是不顺,二哥、阳儿在平阳府如此下去,我心里也不踏实。咱俩若去西安挣下一份家业,二哥与阳儿就多了条退路。想爹娘了,就回来上上坟。将来咱有了金银,想去哪里都行,眼前先离了日后的凶险。”

玉环:“真有你说得这么吓人?”

莫耀祖:“我是怕了。看起来咱这三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却是大哥、大嫂没了,我又被人坑了多少银子,还有你能说二哥做的事不凶险?”

玉环:“西安真有那么好?”

莫耀祖:“我随钟大人在西安盘桓了一段时日,虽不是富饶之乡,但挣银子的机会多。只要付出辛苦,让二哥、正阳过去做帮手,用不了几年,咱们就会过上好日子。”

玉环:“你与二哥、荷儿、正阳怎么讲,他们要不愿走,怎么办?”

莫耀祖:“我也正发愁,怎样跟他们讲。”

夫妻二人说着,几乎一夜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