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申时行觉得这样谈话不行,必须要说点不便于让王锡爵听到的事情。</p>
于是他对王锡爵说:“荆石先回去,若还有话,明日到文渊阁再说。”</p>
王锡爵今晚能主动到申府拜访,就足以说明低头的态度了,其他也不用多说什么。</p>
等王锡爵走了后,申时行又对林泰来说:“今天你有没有发现,皇上对你的态度其实很优容?</p>
一直到你叫破了皇帝的忽悠,皇帝才真正有点生气。</p>
但是再看后来你那廷杖,打完了还能让你有体力大巡游,若无皇上默许,厂公焉能如此放水?”</p>
林泰来昂扬的答道:“那是因为我的忠心可鉴日月,九重之内的皇上也能感受到啊!”</p>
其实林泰来内心深处也格外好奇,皇帝为什么对自己又“打压”又“宽容”?难道自己有主角光环?</p>
还是因为他从来没有上过“请立皇长子为东宫”的奏疏,引发了皇帝的好感?</p>
“满口胡言乱语!”申首辅忍不住斥道,然后又说:“那是因为之前皇上曾发密札问我,你林泰来对建储之事如何看待。”</p>
还有这样的事情?林泰来立刻好奇的追问道:“老前辈是如何回奏的?”</p>
申首辅略显得意的说:“我密揭回奏说,对于谁为东宫,林泰来心中并不在意。”</p>
这意思就是,如果不是老夫先打了底,皇帝能对你如此宽容?你林泰来不要不知道感恩!</p>
林泰来仿佛吃了一惊,“原来向皇上出卖我的阁老不只是另三位,还有老前辈伱!甚至你还是最早的一个!”</p>
申首辅:“.”</p>
今天真是话不投机,滚吧!</p>
从申府出来后,林泰来心里恍然大悟,解开了先前的谜团。</p>
原来是皇帝通过各渠道的信息,判断自己具备很高的“统战价值”,所以才会想着使用小手段拉拢自己。</p>
比如说召见大学士时捎带上自己;又比如说先借大学士打压自己,逼自己和内阁决裂,然后可能就是施恩提拔。</p>
就像当初需要清算张居正时,皇帝就先鼓励和提拔了“三红人”一个道理。</p>
而现在,皇帝又需要有人站出来为君分忧,对抗拥立皇长子的声势。</p>
只不过今天郑贵妃和皇三子不停的作,把自己这统战对象“逼反”了,皇帝也没法子。</p>
如此看来,当初不断和郑家结仇,确实是走对了。</p>
以后只要自己小心点,别太跳,在国本大劫中的处境就安稳多了。</p>
毕竟在皇帝眼里,自己属于被郑贵妃和皇三子“逼反”的,和那些希图拥立之功、拿皇帝刷声望的大臣有本质区别。</p>
林泰来回家的时候,本该是夜深人静的时刻,但是今晚西城官员宅邸区域的行人明显增多。</p>
看来今晚并不安宁,不知多少人在串联走访,为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而准备。</p>
到了次日,内阁根据昨天皇帝的口谕,草诏对林泰来进行处罚,上了罢官、削籍、充军边地这个大套餐。</p>
诏书用印后到六科,却被给事中封驳,没有发下去。</p>
为了安抚郑贵妃,皇帝绕过内阁、六科直接发中旨到吏部、兵部,但吏部、兵部依然抗疏复奏。</p>
皇帝又下旨,处罚吏部和兵部,但这次又是内阁执奏封还,诏书还是没有发下去。</p>
于是关于林泰来的刑罚问题,君臣经过几个回合的拉扯,在程序上暂时陷入了僵局。</p>
就像林泰来所说的,皇帝需要维护威权,但大臣们又不能轻易的让皇帝得逞,毕竟林泰来现在约等于政治正确。</p>
这时候皇帝还有另一种手段,就是直接派锦衣卫抓人,然后关起来再说,逼迫大臣谈好了条件再放人。</p>
但万历皇帝并没有想走到这一步,目前形势已经够乱了,皇帝不想再节外生枝。</p>
因为在君臣为了林泰来而拉扯的这几天,又有大量言官主动出击,弹劾首辅以下的三位阁老。</p>
有为了保甲阁老的而攻讦乙阁老的,有为了保乙阁老而攻讦丙阁老的,有为了保丙阁老攻讦甲阁老的,还有同时攻讦两個的。</p>
种种攻防组合不一而足,各有各的目的,但本质上都想拉下其他人,保住自己人。</p>
毕竟大明自有制度,不许上疏言大臣德行,所以都无法上疏称赞自己人,只能通过攻讦其他阁老来保自己人了。</p>
这就导致形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混战局面,可以说,朝堂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p>
身处暴风眼的林泰来却十分安静,一直杜门谢客,老老实实的在家待罪。</p>
与林泰来一样闭门不出的人,还有许国、王锡爵、王家屏三位大学士。</p>
在这种强度的弹劾下,他们根本不可能还上班,只能全部按惯例交了辞呈,然后做出在家待罪的样子。</p>
于是内阁就只剩下申首辅一个人了,所有的麻烦都要他一个人扛。</p>
此时此刻,他格外想念自己的同僚们,哪怕是已经渐行渐远的许二、总是唱反调的王四也不例外。</p>
对于那些弹劾其他阁老的奏疏,成为独相的申首辅又不敢擅专,只能全部送给皇帝亲裁,每天都有一大堆。</p>
万历皇帝也快被这种乱糟糟的局面逼疯了,尤其是大臣和言官上疏时,总是会连带说起国本问题。</p>
毕竟要说这个局面的源头,还是因为国本问题。</p>
今天上午,万历皇帝才从郑贵妃身上爬起来,就看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抱着一大叠章本,在殿门外等候了。</p>
万历皇帝忍不住对张诚抱怨说:“近来只见议论纷纷,以正为邪,以邪为正,互相颠倒!</p>
一本论的还未及览,又有一本辩的,使朕应接不暇,到晚上也看不完!</p>
朕如今张灯后看字,不甚分明,如何能一一遍览?”</p>
张诚也无奈的回应说:“正值多事之春,过去就好了。”</p>
万历皇帝犹自不满的说:“更可气的是,如此多论疏,竟没有真正为朕分忧,完全帮着朕说话的!”</p>
大实话不好说出来,张诚只能用沉默来应付。</p>
经过历代皇帝的挥霍,你们老朱家的政治信誉和皇权神圣性.还能剩多少?</p>
远的有英宗皇帝杀于谦,近的有世宗皇帝大礼议胡搞,更近的还有陛下你清算张居正。</p>
时至今日,现在的大臣们,谁还敢押上全部身家性命,一心一意的站皇帝这边?</p>
像林泰来、申时行那种,能相对保持中立,就已经很不错了。</p>
上面这些话说出来就要掉脑袋,张诚也只能烂在肚子里。</p>
于是万历皇帝又发密札询问申首辅,应该怎么办。</p>
申首辅回复密奏说:“欲平定朝堂,请先平定内阁;欲平定内阁,请先平定林泰来;欲平定林泰来,请先咨询有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