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讲到催木匠想在农历“九月九日”把女儿们嫁给皇帝,要大操大办让世人皆知,看各方反应如何?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曾说过“胡元亡于宽,故朕济之以猛。”这后半句的意思就是他要废除元朝的所有政策,通过利用严刑峻法、条条框框和苛捐杂税等手段,来把天下百姓死死控制住,别让百姓自由自在。
唯有如此,才不会出现像他们这样的反政府武装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大,最后威胁到自己新建立的政权稳固。为此,朱元璋参考了元朝那种人为制造的社会等级制度,把天下百姓分为“农户”、“军户”和“工匠”。
“农户”即“自耕农”,但不包括“佃户”和“农奴”,世代只能种地;“军户”就是负责“卫所屯田”的士兵及其家属,世代只能参军打仗;而“工匠”还被细分成很多职业,比如开裁缝店的子孙后代祖祖辈辈都得干裁缝。
朱元璋不许老百姓轻易改行,因为那样不利于他极权统治,担心哪天会有人去抄袭自己的“发家路”。
更缺德的是打鱼的“疍户”(即“疍家人”、“船上水家族”)只能住在船上,上岸不许穿鞋。此外,像那些向地主租地来种的“佃户”、地位更低的“农奴”、青楼和妓院里的“娼妓”、街边的乞丐(“叫花子”)、打更报时的“更夫”,甚至包括给官府衙门打杂的“差役”(小吏),这些人都被编入“贱籍”,无论如何不能翻身!
这比起后世的“满清王朝”更恶劣,因为包括这些“贱籍”在内的其它社会底层,如“三教九流”和“包衣奴才”在偶然立功后还有机会脱离“贱籍”。“三教九流”多指“下九流”,而“包衣奴才”多指被俘虏后沦为家奴者。
在中国的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森严,普通人很难通过正常渠道改变原有身份,尽管有着“科举考试”(相当于后世的“高考”与“国考”)的人才选拔之道,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实现“鲤鱼跳龙门”者毕竟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只能在祖祖辈辈从事的行业中苟延残喘。“三教九流”即社会上各种行业的总称。
“三教”指的是“儒教”(由孔子创立,对封建社会影响深远)、“道教”(由张道陵创立,本土宗教)、“佛教”,但也不限于“儒门孔教”、“玄门道教”和“沙门释教”等“修真界”的定义,因为“仙凡有别,各有隔阂”。
“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源自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在这之外还有“小说家”,因此有”九流十家“之说(出自《汉书?艺文志》)。
“儒家”是古代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以孔子的学说来影响中国文化,时效最为长久。从汉朝至后世“五四运动”前,“儒家”一直在中国文化界及思想界占着重要地位。孟子、荀子、董仲舒等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道家”是以先秦老子“道”之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流派”。庄子则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被称为“道德家”。由于老子的哲学思想具有朴素辩证法的特点。因此,到了汉朝,“道教”就尊奉老子为道教的“始祖”。
“阴阳家”现于战国,提倡“阴阳五行”之说,强调五行相生相克,代表人物是燕国太师兼齐国方士邹衍。
“法家”乃战国时主张“法治”的重要学派,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等人,代表人物是战国时的李悝、商鞅、申不害,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相比之下,“法家”提倡“霸道”和“暴政”,而“儒家”提倡“王道”和“仁政”。
“名家”是战国时的学派,一名“辩者”,代表中国古代的逻辑学,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墨家”也是战国时的学派,提倡“兼爱”(平等博爱)和“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节用”、“节葬”等。创始人是墨翟。
“纵横家”即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策士,其中有“合纵派”和“连横派”。“合纵派”代表人物是苏秦,主张“合纵”六国组团抗秦。“连横派”的代表是张仪,主张“连横”齐国以瓦解六国合纵,以便远交近攻。
“杂家”即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其特点是“兼儒、墨,和名、法”。其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前者为秦国丞相吕不韦让门客撰写,后者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所著。
“农家”即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因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和当时诸侯争霸且趋向统一的演变,使得衣食(尤其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显现,而农业作为立国之本,受社会各阶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