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四章 中國人的佳作;格局打开、及时撒手(1 / 2)

在对照着说明书和使用手册以后,负责试射的几人很快就弄清楚了火箭推进榴弹发射器的使用方法。

为弹头装好引信,再将整发弹药插入发射器,把瞄准具底座上放倒的对折照门和表尺给扳正,大拇指拨开握把边上的保险……

“这看上去不难操作,好,准备发射。”

首位试射者是一名武器局的技术中士,随着他喊出“ag”的示警,一道火光便从发射器后端涌现!

喷焰的吹拂让四周尘土飞扬,榴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向了五十米开外的那辆r3坦克。

“轰!”刺眼的闪光之后便只剩下深灰色的硝烟渐渐散去。

在附近等候的人随后凑了过去,找到命中处以后用油性笔在那画了个圈。

接下来,又进行了多发射击,正面、侧面、更远些、更近些。

总共发射十发,命中九发,哑弹三发。

随后,武器局的评估小组便围住了坦克,开始记录实际侵彻效果。

“大致可以看到弹头的飞行轨迹,它的速度不快,或许只有几十米每秒。”丹克尔少校回想了刚刚目睹的场景,如是说道。

格拉赫博士点了点头,“所以这不是动能弹头,我想它应该是使用了聚能效应的化学弹头。”

有人开始使用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对命中处的穿孔进行精确测量,也有人打开舱盖拿着手电筒钻进了坦克内部。

德国人试射的弹药标准名称是三七式通常破甲弹,大明军器局实测结果是在10㎝炸高时的静破甲深度为90㎜,但实战中不可能有这样理想的条件。

“很完美,法国坦克的4厘米铸钢装甲被轻易贯穿了。”

“博士,驾驶员座椅上也出现了一个洞,还有烧蚀痕迹。”

这表明不仅驾驶员必死无疑,而且他身后的车长和炮手也可能会受伤。

“炮塔侧面也被贯穿了,这个洞正对着车长的脑袋,如果真的有人的话那他一定很倒霉……”

之后的所有命中处经过检查都被有效贯穿,其中有两发非常致命——在穿透车体或炮塔以后还损伤了弹药架。

如果是在实战情况下,这样的打击毫无疑问会让整辆坦克变成充斥火焰的钢铁棺材。

看上去效果不错?

大感欣喜的德国人马上决定用它对重型坦克进行试射,看看这种采用聚能效应的榴弹能否成功贯穿连反坦克炮都只能徒呼奈何的厚重装甲。

测试场本就有一辆缴获的玛蒂尔达i型步兵坦克,不过它这几天已经被各种反坦克武器糟蹋得千疮百孔了。

玛蒂尔达的正面装甲厚达60㎜,德国人发现pak36型反坦克炮只有在0的极近距离才能保证稳定击穿,否则就得设法射击其侧面。

武器局评估小组可以说迫不及待,几辆8型桶车很快就载着他们来到了另一个区域。

这辆维克斯公司制造的第98辆玛蒂尔达在一个月前因为机械故障抛锚而被成员弃车,之后便被德军缴获,现在就在这里成为了坑坑洼洼、油漆崩落的靶子。

“这个发射器工作时的后坐力很轻微,后端开口,它应该是喷管无后坐力炮原理。”

“博士,我想你也可以尝试,但是要戴上耳塞保护听力。”

就这样,格拉赫博士亲自上阵,扛起了那并不沉重的火箭筒,向着数十米开外的靶子打出了第一发。

火光迸发,榴弹顺势飞出,可砸在那辆玛蒂尔达炮塔正面以后就弹开了,旋转着掉在了地上,没有起爆。

早期火箭推进榴弹使用的机械惯性引信的哑火率不低,这是机械结构使然的先天毛病,不论是巴祖卡、坦克杀手、铁拳皆存在这个问题,直到六十年代开始采用压电引信才使得哑弹问题得到了解决。

不过格拉赫博士今天的运气好像比较差劲?第二发、第三发也同样是哑弹,直到第四发才成功起爆。

旁边的助理带着怀疑的目光看了一眼旁边的弹药箱,“这些弹药的故障率怎么这么高?看来今天不是个好日子。”

博士倒是不在乎,他自顾自的重新装填了一发,“没有好日子和坏日子,你可以把哑弹看作随机变量,用离散概率分布来分析这个情况,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是反常识的,不要惊讶于连续发生小概率事件。”

在接着发射数发以后,测试结束,众人凑过去评估。

纵然是装甲厚重的玛蒂尔达也被金属射流成功贯穿,钢铁上的烧蚀痕迹让大家非常欣喜。

可钻入内部考察的丹克尔少校却汇报了一个不太好的情况——后效不佳,没有对坦克内部造成明显损伤。

实际破甲深度要显著低于静破甲深度,所以金属射流在勉强贯穿了60㎜厚的装甲后就成了强弩之末,无法毁灭内部成员与设备了。

随后,武器局评估小组在现场对弹药进行了拆解。

与猜测无异,这种反坦克榴弹使用的就是基于门罗效应的聚能破甲原理。

德社也有这种原理的弹药,目前用于kar98k步枪发射的反坦克枪榴弹,所以大家并没有很诧异,只是惊奇于这种巧妙的发射方式。

子技术整合水平相当重要,各个子技术很先进不代表就能造出一个优良的结合体。

英国人有一流的火炮技术、一流的发动机技术、一流的冶金技术、一流的光学设备,但是他们整合出的许多坦克却让人无力吐槽。

美国人在这方面也是半斤八两。

在一份议论之后,助理有些不解地开口道:“跟据我们的研究结论,高密度的软金属更适合用于制作装药罩,中國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规律,但他们居然使用了软铁?紫铜才是更好的选择。”

“也许是因为铜要用于制造其它子弹和炮弹。”有人猜测道。

“很好,结构简单但效果不错,中國人的作品一定会给我国设计师们启发的。”格拉赫博士沉吟道:“更换装药罩的材质,用rd代替tnt,这将足够从正面毁灭敌人的任何载具。”

若有所思的丹克尔少校则说:“那真是个好消息,但我认为它实际上还有更多的用途,比起攻击坦克,步兵们还可以用它攻击敌人的各种掩体。”

大家都很看好这型武器,觉得它必将成为德意志步兵的利器,同时伞兵从此也拥有了强而有力的单兵大炮。

不过在试射之后的总结中,武器局评估小组也记录了缺点——散布太大、哑弹过多、射程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