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蓝玉(2 / 2)

这是比朱允炆是个废物更让朱元璋为难的地方。

心思就歪了,以后如何能继承他和朱标的遗志?

如果是个废物,朱元璋还好办些,不行就真的在废掉太孙,换上自己的儿子们,或者是朱标的其他儿子。

那样朱元璋也有底气,他日在地下和朱标相见的时候,说明此事,不是爹爹不愿意让你的子嗣当皇帝,实在是这人不堪造就。

可是眼下朱允炆,能力是有一些的,但心思不在正道之上,朱元璋也已经六十多了,实在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再去认真教导一个朱标出来。

自太子死后,朱元璋明显感到自己的经历大不如前,原本可以一手总览的朝政,官员升迁罢免事宜均由他一人而决。

可是现在,朱元璋不得不把权力又让渡给了手下的臣子,如今朱元璋已经明显能感到下面官员对他的态度有所变化了。

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老朱是什么人,那点轻慢隔着奏章他都能闻出来,只是朱元璋要忙得事情太多了,而且样样都是大事。

地方的改革,还有朝中的一些大臣能帮着处理下,可是军队上的改革,有哪个敢接手?

而且如果朱元璋不趁着自己还在,把这些东西改好,指望朱允炆,一没威望,二没关系,恐怕最后只会不了了之。

而且朱元璋还要帮着教导太孙,这件事才是重中之重,只有皇孙教育好了,才有可能继承他的遗志。

要不然人亡政息,就是他朱元璋事情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朱元璋又拿起手边的另一份奏报,说的是朱允炆在跟着禁军将领习弄武事的表现。

虽然这些给朱元璋报告的人,说的都很委婉,但是朱元璋还是看出来了,这位太孙朱允炆在习武的时候,表现得很差劲。

倒也不是说他身体不好,不能持续锻炼,学一个十人敌。

而是朱允炆对武事非常厌恶,每次去习弄武事都非常不情愿,就是给他讲一些兵书和实例,都是一副蔫蔫的样子。

这还是经过上奏的人修饰过的,可想而知,平日里朱允炆对武事的真正态度如何。

这一点才是朱元璋最感心痛的,朱允炆完全没有意识到朱元璋让他学习兵法,操弄武事的深意。

只是把它当成一件可有可无随便应付的差事。

如果朱允炆这样做下去,很可能就会和朝中的武勋们离心离德,边将不受重视,恐怕大宋文贵武贱的风气又要在大明出现了。

朱元璋辛苦了一辈子,最后临老了还要推行改革,为此折进去两个儿子,可不是为了看到大明变成另一个大宋的。

不说回到那种出将入相的年代,至少也要文武并重。

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汉唐雄风,才算真正铸就一个即便王朝灭亡,仍然被百姓感念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