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捷报(下)(1 / 2)

大明,南京。

年过花甲的朱元璋依旧精神矍铄,每天从早忙到晚,一直处理公务。好在太子也已经亲政很久了,能帮着朱元璋处理政务,减轻了他不少的负担。

他现在也默许奏章大都由朱标处理,他来做最后的核准。

所以此次出征北元的军报也是朱标先拿到的。

看着眼前的这两份军报,朱标心头五味杂陈。

一份是蓝玉的,上奏说他在捕鱼儿海一带,歼灭了北元残部,俘获了北元的大部分朝臣贵族,还有元主。

外加牛羊、马等牲畜十五余万头,还有北元的玺印、财物等等。

这对大明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眼下大明对外最大的敌人终于消失了,从此以后九边边防的压力大为减轻,边地的百姓,也能缓解下肩头的压力了。

可是另外一份朱棣的奏报,朱标看着心里就有些很不是滋味了。

朱棣此次出征,大破哈剌章部,以及其他大小部族,共俘获人、畜各十万,战绩豪华,比之蓝玉的,也只是少了几分政治上的好处。

再算上此前朱棣在金山一战中,先攻破金山,再袭松花河,配合着大军打垮了纳哈部的战绩。

朱棣已经不仅仅是大明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了,而是一颗耀眼的将星!

这两仗下来,朱棣在军中的地位稳固无比,就是永昌侯蓝玉也不好再小瞧燕王了。

朱标看着朱棣的奏报,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作为太子,对兄弟们一贯都是爱护的,有优秀的兄弟,他也会感到很欣慰,毕竟他的太子之位实在太稳固了,稳固到他不介意自己的兄弟们展露才华。

可是朱标身边,总有那么一批人在那谏言,将朱棣看成一个极大地威胁,怂恿他对朱棣下手,弄得朱标烦不胜烦。

就连蓝玉,也在私底下跟他说朱棣是个大祸患,希望朱标能早些把他铲除。

朱标也很明白,大明迟早是要削藩的,毕竟他能受得了兄弟们有这么大权力,可他的后代就不一定了。

但现在他父皇还在位呢,这事也轮不到他发话,一个两个都希望自己成为他们心中合适的君主。

可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君主都不一样,他朱标总不能来一个一人千面吧?总会有一批人不满意,所以朱标也就把这些话当做耳旁风。

他从来不认为朱棣会威胁到自己的太子之位,进而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要知道他的太子之位,是朱元璋亲自定下来的,而朱元璋的想法,朱标也很清楚,早些定下太子,早些培养,避免皇室内乱朝堂动荡,也可以让他的接班人在水准线之上,免得出现无能之辈。

要是真想动他的太子之位,只有一个人可以,那就是已经逝去的马皇后,他朱标的生母。

但这种事,想想都不可能,所以朱标又有什么好怕的?

不过考虑到底下人的想法,朱标也是打算做一些妥协,把军中亲善朱棣的一些将领,换个地方驻扎,不要再放到北平一带了,就当是给朱棣的一个敲打了。

朱标进宫后,把这两份捷报递给朱元璋,请朱元璋考虑怎么做赏赐。

等到朱元璋看完这两份捷报,才躬身说道:“我想把北平都司的有功之臣做一些调动。”

朱元璋犀利的看了他一眼,老朱对他的这种想法,为的是什么,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朱元璋很快就拒绝了,说道:“赏功不是你这个赏法,而且你没必要怕你四弟!”

“名位、军中宿将、百官都是在你这边的,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朱标也只能无奈的摸了摸鼻子,叹道:“实不得已而为之。”

朱元璋摇了摇头,教训朱标说:“当皇帝,最重要的是决断,你不能老是被手下这群大臣影响,听风就是雨。”

顿了顿之后,朱元璋又说道:“何况,此次征讨北元,得了将近三十万的俘虏,还要你四弟把他们安顿在北平都司,手里没有刀子可不行。”

朱标听到这,就明白了,这应该是锦衣卫提前把部分军报通过密奏,上报给了朱元璋。

将近三十万的俘虏安置,可不是个小问题,朱标想到这,眼睛一转,想出了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