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勿失礼数(2 / 2)

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1671 字 7个月前

所以后金军在面对杨林指挥的明军炮兵时,心里没有阴影那是假话。即使面对原始火炮——回回炮、野驴炮时,他们的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七上八下。他们个人的勇武在对方猛烈炮火面前一文不值,任何逞能和鲁莽行为都可能导致丧命。对于这一点,后金牛录额真哈拉布哈、西林觉罗等人是深有体会。正如他们所言和疑惑的,火炮咱们又不是没见过,可为啥到杨林手里就变得这么厉害了呢?这也是努尔哈赤把杨林列为“最难缠、最危险的敌人”的重要理由。</p>

城外,努尔哈赤等人还在继续观察叆阳的城防。阿敏对明军的火炮心有余悸,再次提醒努尔哈赤等人要注意这一点。他还介绍了叆阳明军的战术战法,说对方能打硬仗、恶仗。而且除了有火炮、回回炮、“兽军”、铁甲战马助阵以外,还有能在夜晚发出巨大光亮的“呲花”(照明弹)。</p>

阿敏说,巴雅喇当初偷袭叆阳,本以为趁着夜色可以轻易蹬城。没想到在这种“呲花”的照耀下,全军人马踪迹皆显、避无可避,遭到明军重大杀伤。所以在夜间作战一定要注意这种“呲花”。</p>

一同前来的哈拉布哈、西林觉罗也证实了阿敏的话,他们恳请大汗等攻城时一定要让自己去打前锋,以便给死去的弟兄们报仇。</p>

努尔哈赤先前也听过阿敏他们的报告,对于“呲花”是何物他不清楚。但现在听来这些却更加直观,也更加有印象。他虽然下令让部下多打造云梯和木板以便突破城外障碍。可他也知道,明军是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己方行动不管的。对于这一次能否攻下叆阳,征战多年的他第一次感觉心中没底。对杨林这位明军后起之秀感到了一股巨大的无形压力。</p>

可即便如此,努尔哈赤也没表露出来哪怕一丝的担忧。他依然按照既定的部署将各旗驻扎在城外,做出长期围困的架势。他非常了解汉人中那些软骨头的德性,只要把城池围上那么几天,总会有人架不住这种压力暗中来联系他。因为他打清河、抚顺等城时就是这么干的。</p>

努尔哈赤还派出大批游骑在百里范围内四处逡巡,防止有明军援军到来而不知。然后拨出偏师严密监视叆阳通往外界的道路,做好了围点打援的准备。</p>

为了安全起见,努尔哈赤将自己的中军大帐设置在叆阳城东四里外的镇朔关。这样即便有明军援军围上来也可利用关城进行抵抗,并可随时率军从这里撤退。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安排。这位后金大汗也是很谨慎的,他驱赶一些被掳掠来的汉民反复在关内行走,生怕有炸炮被自己和手下踩到。因为杨林这种阴险战法实在让人防不胜防,必须小心再小心。</p>

其实杨林不是没考虑过在镇朔关驻军或是布下“地雷阵”。但驻军就要分散城中兵力,而且补给和联系被切断很容易被后金军吃掉。埋设炸炮也不现实,因为里面的地面都是砖石铺就,埋下炸炮后会被看出痕迹。与其这样就不如集中兵力在守城时杀伤敌军。</p>

一晃三天就过去了。叆阳全城军民并没有如努尔哈赤预料的那样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们相信杨游击一定可以率领他们打败敌军,这种信心就来自杨林以往的战绩。他们知道胡贼大军此番前来必要洗雪前耻,假如城破将遭遇浩劫。因此全城军民为了保卫家园同仇敌忾、上下一心,日夜帮助官军打造守城器械和修筑各种工事。</p>

努尔哈赤不止一次观察叆阳城防,每看一次他的心头就沉重一分。原先叆阳城头的战棚和平顶墙还不能连接在一起,现在已是连成一片。也就是说不论步甲攻城还是轻甲以强弓压制城头明军,都增加极大的难度。再看城外,一股股民夫在官兵和城上远程武器的掩护下,竟敢出城修造城防工事,这让他心里有一种被轻视的感觉。</p>

努尔哈赤深知自己率军在外征战两月有余,将士疲惫、粮草日窘。又逢这一路上明境内坚壁清野做的好,根本就达不到以往以战养战的目的。因此一鼓作气攻下叆阳是眼下最好的选择。至于是否等李永芳把“回回炮”造出来再攻城,已经不重要了。也就是说他必须要行动了,不能再等了。否则叆阳一天比一天坚固。</p>

当天晚上,气温骤降并下起大雪。努尔哈赤坐在中军大帐内一边烤着火一边思虑如何攻下叆阳。忽然代善闯了进来,大声道:“父汗不好了,我们的游骑发现城东有一座由我大金勇士尸体堆成的大雪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