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禹治水处,倒逼乌海(1 / 2)

李绚骑马站在高坡之上,面前是极速流过的黄河,河风凌冽。

黄河水从西南面冲击而来,然后高坡之前,狠狠的转了一个弯,然后突然转向,拐向东南。

“这一段岸边距离河面很高,船行到此,必须要斜挖山石,挖出一个平缓的斜坡才能将船送到另一侧。”江期的脸色稍微有些难看,眼前的河道拐弯处,在黄河水道之上到处都是。

“这还是没有碰上黄河上游发大水,不然黄河改道,前行更加艰难。”徐令忍不住的轻叹一声。

他们几个人都是为粮草转运,保护粮道负责,总负责是李绚,其他两人协助于他。

“所以,不能在这里做文章。”李绚骑马,掉头转身,沿着下游西北岸缓缓前行到两里之外,另一处拐弯处。

这一处比上游的拐弯处水流要和缓的多,河岸也要矮的多,这一处更加容易上岸。

“在这边挖斜坡,上岸,然后通平道路,利用船轮,将上面的粮食和军械送到下一处河流缓处,再下水。”李绚指着脚下的位置,轻声说道:“黄河水虽然湍急,但只要在上游某处略做遮拦,水流立刻就会减速,如今四五月份,东风,东北风偏多,利用风力加人力,船速肯定比南岸骡马要快的多。”

黄河南岸有一条窄路,虽然可以通行运粮,但太窄了,人过没有问题,但粮食和军械要过,就艰难的多,耽搁的时间也更长,如此才有考虑用船行来加速船速运粮。

“听闻王爷常有神奇之处,不知可否指教。”江期有些好奇的看向李绚,他倒也没有什么挑衅的味道,更多的还是好奇和不服,这算是技术官员的通病。

南昌王的名字听说,还在更早,几年前,李绚还未入仕的时候,都水监黄仁素就将在彭州发现大量改制水车的事情通报了都水监,做这件事的,就是南昌王。

“不瞒江兄。”李绚看向前后湍急的黄河,平静的说道:“本王在彭州时,便对水车多有研究。”

江期微微一愣,他才刚想到水车,李绚就直接提了出来,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

江期抬头,就看到李绚正在盯着他,脸上露出来勉强的笑容。

李绚淡淡的点头,随后说道:“在上下游河流转弯处,各修建两个大水车,中间用转轮连接,辅以绳索,就能够将轮车快速的拉过这一段路途。”

“王爷的意思是说绳梯?”江期眉头一挑,立刻就听明白了李绚话里的意思。

利用水车的高度,绳梯来回转动,宽度足够容下轮船,绳梯从上勾连,从下拉到上,到位置之后,将轮船拿下,绳梯解开,卡在另外一侧,这样下面的轮船也就不影响前进,到了下面,再将绳梯拉上。

“用一段拉一段,到了尽头之后,再将这一段解开,虽然繁琐了些,但效率能够提升不小。”江期能够想象到这么做的方面之处,的确方法不错。

“绳梯只是一种,绳环,绳结都是可以的。”李绚随后说了一句,然后看向四周,说道:“这种方法在这里还行,但若是遇上深山峡谷,方法就不是那么很有效率。”

江期刚刚有些开心的脸色顿时凝结了起来,随后看着眼前的河道,苦笑说道:“这一段水道叫丙灵峡,峡长十有八里,是入山第一难行之道,岸石峻狭,载货之筏,必分析顺灌,始能出峡,之后又八十里水道,相对平缓,但八十里后,便是大河家,旁内积石关,最称险隘,又七十里有孟达峡,相对平缓,再八十里有撒拉川,始到循化。”

这一段路途最是艰险,现在不过是开口最轻松的一段,最后面的孟达峡,撒拉川,难度一样不小,但相比于大河家和积石关,又都不算什么了。

黄河河道,若真那么容易,上面早已经是千船万帆了,哪里还容得吐蕃人放肆。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上去看看吧。”李绚神色淡然,然后催马朝上游而去。

他要看看,这大河家和积石关,究竟有怎样凶险。

……

波涛汹涌的大山之上,一座小城耸立其上,站在城边,低头望去,下面河涛汹涌,悬崖绝壁。

城门上挂一名字,积石镇。

李绚催马来到积石镇,守城校尉立刻前来迎接,李绚摆摆手,直接带人来到了悬崖之上,观察河道。

江期走到李绚身侧,清声说道:“当年大禹治水,便是从积石山起,‘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汉时便在这里设立过河关县;西晋时设立临津县临津关;西秦在潭郊建过国都;隋代设立积石镇时设积石军;始到如今。”

李绚点点头,目光越过长河中央,另外一侧的连绵起伏的山岭之上。

两侧的悬崖峭壁,仿佛能够完全连接起来一样。

远远的看上去,就仿佛是曾经连成一片的山岭,被人直接从中斩断一样。

“大禹治水,便是开山决水吗?”李绚忍不住轻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