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回秦、魏玫(2 / 2)

“末将明白。”

魏王“下去吧。”

“末将告退。”

这位将军离开大殿之后,回到自己的住所就让人觉得前往信陵君府上报信。

魏王怎么都没有想到,魏无忌在魏国军队中的威望到底有多高。

启明星刚刚露面,整个大梁城都沸腾起来。

礼号、乐队、礼仪队伍就从秦使馆出发,向着魏王宫行去。

沿途响起了庄严的号角声、吵闹的锣鼓声、唢呐的震天声、骨乐的沙沙作响。

火把照亮了四周,起的早的大梁百姓站在道路两边,看着穿红着绿的队伍慢慢走过。

魏王宫,魏玫在启明星还没有升起之际,就已经被宫女叫醒开始妆容,同时整个魏王宫也响起礼乐之音。

秦国队伍到了。

祭祀仪式准时开始。

身穿华丽朝服的焱闇出现在祭台之下,将秦国的婚书交给祭师,同时魏国的官员同样将婚书交给祭师。

祭师祷告着上天,朗读着两国婚书,完成了祭祀礼仪。

焱闇行礼道“魏王,吉时已到。”

魏王“送公主上轿。”

魏玫身穿大红礼袍,头戴华贵头饰,坐在轿子上被寺人抬到大红的马车前。

焱闇让早已经准备好的侍女铺上红毯,搀扶魏玫走上马车。

魏王“送秦使归国。”

焱闇“使臣告别魏王。”

队伍启动了,最前方是秦使臣的马车,中央是焱闇和魏玫的马车,最后面就是魏国使臣的马车。

浩浩荡荡一条红龙,向着大梁的城门而去。

沿途都够百姓对着婚车行礼,感谢魏玫前往秦国联姻的大义。

车队中午时分才离开魏都大梁,出了城之后,焱闇下令加快速度,不能误了时辰。

魏玫身边只有两国侍女,是魏国的陪嫁之人,负责保护她的安和服侍她。

魏玫感受到了车队的加快,她让人前去询问是为何?得到的回答则是这里到秦都咸阳路尘遥远,秦使害怕耽误吉时,下令加快速度。

魏玫点头,她看着两个侍女道“你们会想念魏国吗?”

两人点头,魏玫也说道“是啊!再怎么如何魏国也是家啊!”

车队加快速度行驶了十天,总算离开了魏国的地界到了秦魏韩三国的交界。

焱闇让人赶往函谷关让蒙骜带兵前来迎接。

又走了三天,车队到了秦国领土边境,同时看到了蒙骜带领的秦军,焱闇才松了一口气。

蒙骜来到车队前“太师。”

焱闇道“回函谷关内再说。”

一天的时间,车队在秦军的护送下回到函谷关,函谷关的大门再一次关上。

魏使看到函谷关的情况,整个人都恐惧起来,整个函谷关内战马集结,秦兵操练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

魏玫也收到了函谷关的情况,她心中也升起了疑惑。

指挥所。

焱闇“将军准备好了吗?”

蒙骜道“末将早已经准备就绪,只等时间已到,出关攻韩。”

焱闇“将军记住一点,不能太急,要稳步蚕食韩国的三川、颍川两地,不能让山东六国知道我军有一具覆灭韩国之力。”

蒙骜“太师放心,末将深知进退。”

焱闇“魏国的情况如何。”

蒙骜“收到最新的情报就是十日前,信陵君魏无忌逼宫魏圉,让他退位。”

“魏无忌立了魏太子魏增魏王,魏无忌担任相国一位,摄政魏国。”

这时,一名秦军进来道“将军,魏国最新的情报。”

蒙骜接过一看,然后说道“魏圉死于八日前。”

焱闇“这样一来,魏无忌在各国失去信义也,将不足为惧。”

蒙骜“太师妙计。”

车队,一名魏国逃出来的护卫找到了魏玫。

魏玫看着父王身边的护卫,从他口中的得知了魏国的一切,悲从中来,婚厥过去。

焱闇得到消息,连忙赶到。

好在大夫诊脉过后,只是扎了几针就让魏玫苏醒过来。

魏玫一醒,看到焱闇就行礼道“太师,求求你救救我父王。”

焱闇“公主殿下,这实在是为难在下了。”

魏玫“太师有何为难。”

焱闇“这是魏国内部的内政,在下身为秦国一员,怎么可以参与魏国之政。”

“两国来往求援,都需要国君大印文书,两国才能出兵互助,可是现在,在下实在难以决断啊。”

魏玫看着焱闇脸上的平静,她小声的问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焱闇“除非魏国魏王派人前来求援,不然秦国是完不能出兵相助魏王的。”

“公主殿下好生休息,明日我们再出发返回咸阳。”

说完焱闇行礼离开。

魏玫呆坐在床上,她眼里失去了光芒。

这时,一个侍女说道“殿下,既然太师不能下令指挥秦军,老师殿下的夫君可以啊!”

魏玫转头看着侍女道“继续说。”

“只要殿下进到咸阳与秦王完婚,在将此事说于秦王知,请求秦王为殿下做主,发兵秦国浇灭魏无忌,帮魏王报仇。”

“与殿下夫妻一场的秦王肯定不会拒绝殿下,那时秦军就能出兵魏国帮魏王报仇了。”

魏玫眼里重新亮起光芒,她看着侍女道“对,就这样办。”

魏玫道“你去禀告太师,就说本宫无任何大碍,不能耽误时辰,早点返回咸阳为好。”

侍女领命离开。

焱闇看着惊鲵道“知道了,下去吧。”

过了一会儿,魏玫的侍女赶到,将魏玫的话转告焱闇。

焱闇点头道“既然公主殿下无碍,那么立即出发。”

蒙骜送婚队来到函谷关外,焱闇“将军等到咸阳的命令一到,发兵韩国就是。”

蒙骜道“明白。”

婚队重新出发向着咸阳前进,不同的是进入秦国境内之后,有了秦军的庇护车队总算不用紧赶慢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