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胤锡不知道邵宗元的心思已转了几转,继续为众人分析,“在山东担任巡抚之时,周显便私开海贸。要知道山东虽然地缘辽阔,但百姓众多,且因为地势问题而极易遭受水旱之灾。周显之所以能养活那么多百姓,以致在如此乱世,山东却基本上消除了响马横行的局面,就是因为海贸为之带来了大量财富。他用这些财富购粮、养兵、补助百姓,从而使山东局面愈加向好。黄左督就在山东,对这点应该十分清楚吧!”
黄蜚默然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倒是沈廷扬开口道:“我大明要扩充军队,就必须有充足的粮饷,海贸是势在必行之事。只要有足够的工匠,所有类型的海船我都可以制造。而在南京,我也找到了一些郑三保下西洋时的海事图。远的可能不行,但顺利行到南洋一点问题都没有。唯一的问题是海贸涉及利益太大,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若是最终财富不能流向朝廷,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邵宗元逐渐有些回过味来,这四人来此的目的是为了海贸之事。扬州虽不临海,但却是南北东西货物的一个集散地,所有出海的货物都途径此地。他们大概也知道这点,因而才亲来此地和自己商议。
看四人都看向自己,邵宗元扬声道:“诸位放心,但凡利于朝廷,有助于兴我大明,我邵宗元都将竭力而为。”
堵胤锡笑着点了点头,“邵知府有此心,乃大明之幸。苍水,这件事由你谋划,就由你来说吧!”
张煌言离座,向邵宗元拱了拱手,以示尊敬。然后他从怀中拿出一纸牒呈给他道:“学生来扬州已有数日,对扬州的情况做了一些探查。目前途径扬州的货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稻米,这是周显命人从南方各地购置,用来补充山东的粮食不足。多数通过运河运输,少数通过海路运输。另一类是海贸和西夷交易的货物,主要有瓷器、丝绸、茶叶这三大样。除此之外像字画、油纸伞、竹器、铁器等,只占了很少的比例,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邵宗元点了点头,“现在长江被隆武叛军所阻断,湖广之粮无法东来。我考虑到朝廷大军今后很可能面临缺粮的窘地,已经向朝廷上书,暂时中止与周显的稻米贸易。但到目前,还未有朝廷的回信。”
堵胤锡道:“这件事圣上已有决断。与周显的稻米交易仍要进行,但数量上要减少到原有的三成。之所以如此,除了维持与周显原有的关系,不因彻底断粮而触怒他外,还有陛下的一份仁心在。山东之民亦是我大明的百姓,周显都能拿出大量钱赋来抚养百姓,我们岂能置自己的百姓于死地?”
邵宗元微微点头,“陛下圣明,此事确应如此。”
张煌言继续道:“海贸货物,瓷器、丝绸、茶叶基本上占了所有货物的九成以上,也是利润最大的三样。而且,周显派人和大明合作,对这三样货物施行分等,避免了商人之间彼此压价,使其利润更高。这其中的利润,有一成是以商税模式在扬州收取,为朝廷所得,这也是朝廷之所以和周显合作的基础。”
邵宗元主持扬州,对张煌言所说的岂会不知?因为朝廷没有足够海船的缘故,大明只能仰仗周显。
各地运来货物,在扬州进行品阶,然后转运到崇明岛装载到海船之上再运往南洋。大明能赚取的只有扬州的一点商税,之后的那些利润部被周显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