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粪土当年万户侯(2 / 2)

姜天亮很快就吃完并且消化掉了李桐画给他的大饼,吐露出了心中的疑惑。

“三哥,前面的黑芝麻胡同小学附近就有一家废品回收站,咱们班上秦爱民的大哥就在那里上班,你说咱这附近的胡同还会有废品留给我们捡吗?”

别看姜天亮年纪小又时常调皮捣蛋,但是这个小胖子打小就聪明,看待事情也很有主见。

这也是为什么小五虎将决裂时,他没有随大流跟李舒健、吕明涛站棒梗的边。

因为李桐与棒梗的决斗在他眼里,李桐才是真正的胜利者,棒梗就是个依仗家里长辈的弱者。

而弱者,跟随强者才是最好的选择。

“放心,大人们都好面子,人家可是国营单位的正式员工,才不会背着框篓去大街上捡废品的。”李桐拍了拍姜天亮的肩膀郑重其事道。

“放在战场上,他们就是国军,我们就是游击队,你见过游击队什么时候怕过国军的!”

“嗯,游击队万岁!”

姜天亮挥舞着小拳头非常中二的喊道,惹得路上的行人纷纷侧目。

当时首都的卫生环境真是个大问题,城市人口的激增相应的也带来了城市环境治理的压力提升。

就拿首都的公厕举例。

当年的公厕都是旱厕,即提前将一个储粪池或者粪缸埋入地下,而不是像现在可以直接连接到排污管道与化粪池里,处理起来又简单又方便。

旱厕的存在衍生出了挑粪工,他们每日到城里收集粪便,清理储粪池,然后再将粪便挑至乡下转卖给农民,做用种田种菜的作肥料使用。

而早期的挑粪工推着独轮粪车起早贪黑走街串巷,依靠肩挑背扛清理旱厕,作业简单工具简陋。

随着首都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区向四周高速扩展,城市居民数倍激增,这种纯人工的作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排污需求。

市政府首先成立了市粪污管理所,然后在各区街道建立清洁队,并对清洁队的装备进行了更新换代,手推的独轮车变成了汽车。

城区内大大小小上千个粪坑、粪场被收归市卫生局管理,所有粪污统一安排在安定门外曹八里、阜成门外八里庄、左安门外弘善寺、朝阳门外八里庄、广安门外岳各主5个粪污处置场存晒和处理。

随着粪场的远迁,粪便运输距离大大增加,市区粪污的处理劳动强度大,甚至有了七天不清粪,粪围首都的说法。

粪土当年万户侯!

将那些高高在位的高官比为粪土,是一种不屑的心态。

但是将粪土经营好的人,确实不比封建王朝的万户侯差。

不提现在围绕在土地上的GDP,民国时期的市民排粪这件小事上都有大文章可以做。

三十年代,时任北平市长的袁良想要将粪业收归国有,粪霸与粪商们纠集了1500多名挑粪夫围攻了平津司令部,对北平市政府施压。

平津司令宋哲元迫于压力推翻了北平市将粪业收归公有的计划,同意粪业继续保持现状,市长袁良也因为这次事件被迫辞职。

粪霸和粪商为何如此胆大包天围攻市政府?

那是他们从普罗大众闻之色变的污秽物上赚的盆满钵满,甚至许多人将此当作了家族传承的产业。

如果将国营废品回收站比作当年的粪霸,李桐就想做一个废品回收里的“粪商”,在这满城的垃圾山里挖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