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走出去(2 / 2)

关于自已要离开千奇庄出去闯荡的事情,苏石先和爹爹苏飞扬打过了招呼,对方并没有拒绝,只是问要去哪里。因为苏石没有想好,只说是有一个想法。

现在眼看着距离过年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距离离开爹娘的日子也越来越近,苏石便会抽更多的时间去陪父母。

依然还是座在木椅之上。

对于儿子能不能站起来这件事情,苏飞扬和赵菲儿都有问过张妙手。回答却是,苏石的身体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就是十三年来从未下过地,应该是有心理障碍。

心理这种病,却不是可以医得的,是需要慢慢去改变与适应的。

三十多岁之后才得了儿子的两人,只要苏石健康,至于能不能站起来,他们并不敢强求。反正千奇庄家大业大,也不需要宝贝儿子去做什么活计,那就天天座在木椅上又如何呢?

有这样的父母,当然是苏石的幸事。除非必要,他是真的不想离开。可每每想起行者以及上一次少尹打压千奇庄的事情时,他就感觉到有一股强大的危机感笼罩在他们的头顶之上。

苏石很不喜欢这种命运被别人操控的感觉。

如果说自已只是一个普通人,反抗不了,还则罢了。可现在,有了信仰值的存在,如果他还继续的窝在庄里,随时可能会被人取了一家的小命,还去听天由命的话,那就真的对不起身上的系统。

走出去,一定要走出去。至少要先掌控自已的命运再说。

吃过了饭,回到了自已的屋内。“灵儿,把昨天没有看完的书籍给拿过来。”

以前身体不好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苏石都是用来看书了。也因此,苏飞扬想办法找来了不少的书籍,只是为了让儿子打发那无聊的时光。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意,这并非是没有一点的道理。

比如说,这本民间野史中就记载了当今官家长子次子先后夭折的事情。

宋时的言路还是很开放的,很少会有因言获罪的事情出现,使得在民间,也时常会有人去聊皇帝家的私事。有些人便把听到的一些事情写成了书籍,苏石手中拿的就是这其中的一本。

当看到书中所说,宋仁宗长子赵昉,次子赵昕,一个活了三岁,一个只是活了不到一天。现在官家还有一个儿子赵曦,已经快三岁了。

这不过就是普通的记载而言,看在苏石的眼中,却是让他惊诧莫名,双眼放光。

苏石上一世就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就曾在论坛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帖子。说仁宗再位四十一年,有妃无数,但最终却是连一个儿子都没有,女儿也仅仅只有四个活下来的,这并非是本身的基因不行,而是皇宫的两场大火所致,使得新建的宫殿并不合格,里面有强烈的铅中毒,人呆久了,身体有些机能也就不好使了。

以至于后来仁宗并没有自已的子嗣,只得将皇位传给了宗室之子赵宗实。

说到赵宗实,年幼的他深得官家喜欢,他从小在曹皇后身边长大,所以赵宗实性格极好,为人善良,又善于读书,不过他只在宫中待了六年,直到苗娘子生下了皇子赵昕,随后赵宗实便出宫了。

帖子里说,赵宗实能当皇帝,成为后来的宋英宗就是因为他与曹皇后很亲,这才得了一个便宜。而事实上,仁宗的三个皇子之中,就没有一个是曹皇后亲生的。甚至还有说都是曹皇后害死的,为的就是给赵宗实铺路。

尤其帖子里说他还专门查过皇室的记载,三皇子赵曦只是得了蛲瘕之疾(肚子里有了蛔虫)以至于食欲不济,但在那个年代却成为了导致身体孱弱,最终三岁孩子的死因。

这样的帖子有很多,多是一家之言。他们只是从古籍中的某一句话里便可以延伸出很多的想法来。说起来并不具备任何的真实性。但现在放在苏石眼中,他却认为大有可为。

赵曦也是三岁而亡的,也就是说,这位皇子在年后很可能就会有阎王索命了。而如果自已可以出手救下他的话,那想一想,救下一位皇子是多么大的功劳,这还抵不了自已杀了一个密谍司暗探的罪过吗?

更重要的是,一旦事情做好了,仁宗高兴之下,一旦封个一官半职给自已,他也就是士大夫中的一员了,那样的话,别人谁还会欺负他呢?

他和爹娘也就不必这般谨小慎微的行事了不是吗?

当然,这看似胆大包天的想法,放在别人眼中,是绝对行不通的。可是在苏石看来,却有着其操控的可行性。自已母亲因为是太祖后人一事,一直被人盯着防着,谁也不知道为绝后患,会不会有一天,皇帝就拿他们开刀了。

真实的历史之中,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儿子不就是不明不白死了吗?

尤其是关于赵德芳的死,《宋史》上是这样记载的:“六年三月,寝疾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