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技勇后是历时五天的兵团战,&bsp&bsp江宣没参加,全程围观,最终带兵方面夏山第一,&bsp&bsp周凛第二,&bsp&bsp张东第三,黄滔第四,&bsp&bsp沈亮第五。
东丙演武结束后,江宣提醒了下江兴德,关于之前阅兵式后宋忍冬打趣想要他做妹夫的事,&bsp&bsp“老爷还没跟宋家说清楚?这事还是尽早说开比较好吧,省得以后闹得不愉快。”
江兴德愣了下,&bsp&bsp他以为宋家早转了主意,但既然又提了这茬,&bsp&bsp不管宋忍冬是否只是一时兴起开两句玩笑,&bsp&bsp“是该说清楚。”
至于家里要跟宗室结亲的事……现在过了那阵戳了皇帝眼的后怕劲,江兴德脑子回来了不少,思之再三后,&bsp&bsp觉得宋懋应该也乐见其成,&bsp&bsp还是应该透个口风,&bsp&bsp不然坏了两家情谊也不太好,&bsp&bsp“回头我找宋勉之说说。”
东丙之后,&bsp&bsp西营盘那边一个小营盘占了大校场搞演武,&bsp&bsp再之后就轮到郑勇的东丁小营盘。
东丁演武时,江宣跟着江兴德过去看了第一天的阅兵式,&bsp&bsp发现东丁的兵丁水平一如既往地比东丙次了一点,&bsp&bsp在整个虎贲卫里大概属于中游偏下。
郑勇能力不比江兴德差,&bsp&bsp但捞钱的心太盛,&bsp&bsp兵员选拔和练兵方面都向钱看了一点,最后成果自然受了影响。
东丁后,东营盘下属四个小营盘的内部演武全部结束。
六月二十八日,东营盘的演武大比正式开始。
大比内容与之前小营盘大比大同小异,只是难度更高、考核角度更全面,参与的人里也不再有大批普通兵丁,全是四个小营盘选ba出来的佼佼者。
江宣仍然参加的技勇四项,因着他正式进虎贲卫开始操练不过一年零三个月,今年也才十七,深思后还是藏了一点拙,最后弓矢拿了第三,步战第五,马战第六,举石“爆发”下比上次长进了不少,举了两百九十斤,但只拿了东营盘第十。
举石一向是体态越魁梧的人越占便宜,一百一十斤的人最多举个两百八十斤,但两百斤体重的人,极限爆发就能举到四百斤。
军营里最不缺各种壮汉,比如“铁塔般汉子”的沈亮,举石一向是他们的主场,不走肌肉硬汉路线的江宣跟他们比体型是以短击长,就是夏山举石也只是第七。
江宣,乃至于夏山,举石这项不拉垮就算是胜利,前十的成绩已经很能说得过去了。
看着技勇最后一项结束,所有成绩全部统计出来,宋懋忍不住说江兴德“你这是走了什么运道,竟给你生出这么个儿子来。”
十七就能有这份勇武,等到了二十七八岁的盛年,怕不是能去争一争“勇冠虎贲卫”的名头了。
江兴德哈哈笑,他本来对外吹的只是老四在东丙里出挑,没想到放眼整个东营盘,居然也没差到哪里去,嘴里“谦虚”了几句,“意外之喜,意外之喜,事先我也没想到。”
宋懋拍了拍江兴德肩膀,“你家老四是个不错的,让他后面稳住,”
上次太子妃娘家二叔上门,结果跟江兴德谈崩了,两个人在侯府门外对骂的事,上京城里早传遍了。
之前江兴德就不太乐意两家再结亲,出了那事后,未免太子嫉恨,宋懋也打消了招江宣为婿的想法,已经在给宋三娘寻摸其他好人家,只是看下来都比江宣差了不少,不是出身上差,是个人能力上差,一眼就能看出不如江宣能干,难免又惦记上江宣两分。
但之前江兴德给他透了有宗室看上江宣的口风,不只江夏侯府需要一门宗室姻亲来跟皇家拉近关系,他宋国公府也需要,这对两府都是个好事,宋懋立刻就跟江兴德统一了战线。
江兴德知道宋懋言语中未尽的意思,“放心。”宗室这门婚事,必不会让它有失。
比完技勇已是七月初三,江宣没去看东营盘大比后面的兵团战,收拾了个包袱直接回了上京城,去参加武科院试。
院试仍然是先考文试,这次的文试一考两天,并且除了帖经、墨义、明算,还多了一道“论”,也就是根据所给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写议论文需要眼界和逻辑思维,这两点江宣都不缺。
至于文笔,江宣这辈子土生土长,蒙学也通了,写点文言文风格的陈述文没问题。
当然最关键还是,这是武科,不是文科,大周的武人们没文采是常态,文采斐然的武人完全称得上凤毛麟角,武人写出来的论,只要语句通顺、言之有物,那就是一篇好论。
最后,江宣的论果然是好,直接给他送上了文试第一的位子。
再之后的武试,虽比府试时难度高了不少,但也逃不脱舞刀、弄枪、射箭、举石的路子,江宣仍然轻松连冠。
至此,江宣顺利拿到武秀才功名,还因县、府、院三试皆第一,顺便拿了个武科的“小三元”名头。
这次,江兴德做主,在侯府前后院各开了二十桌酒席,好好跟亲友们吹了吹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