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将士悍不畏死,面对满清集团步兵冲锋,骑兵冲锋,若是其他部队可能早就一触即溃,但这些人一个个拼死抵抗。
义勇军将士训练有数,即便面对骑兵冲锋也很少发生崩溃的,大家常常三五成群的聚合在一起不断反击。
……。
听豪格在大殿上支支吾吾,全都说这些细微枝末的事情,叔父摄政王多铎坐不住了,在率部攻占南明之后,回到北京之后就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现在是满清第二大实力人物。
瞪着豪格,多铎数落豪格的不是,不可否认义勇军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但那又怎样,义勇军不到三万人,而这次入川的满蒙八旗超过万人(满洲正蓝旗、满洲镶红旗,满洲镶黄旗巴牙喇营,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五千,绿营兵马五万人,除此之外,若再加上强征而来运输粮草的民众,足足超过十万人。
在大败张献忠之后,若全力攻打近在咫尺的义勇军,如此虽然胜负难定,但至少征川大军可以全身而退。
多铎说出自己的忧郁,那就是豪格陷入义勇军巨大阴谋之中。
大概在战前杨麟就分析了豪格,就像诸葛武侯那样神机妙算。
知道豪格性格跋扈,知道满清诸将骄傲轻敌,如此在清军轻松击溃大西军之后迅速的做出调整,利用清军四处出击的机会一举击溃入川清军主力,堵住入川通道,最后来一个关门打狗。
否则的话实力强大的义勇军为何一再要与日薄西山的大西军媾合,供给粮草?
在大西军溃败之后,百里之外的杨麟为何没有做出强烈反应,率部逼近清军,收拢大西残部与大清决一死战,而是派兵处处把守营寨,然后等待豪格掉进这个巨大口袋之中。
众人恍然大悟,若真的是这样,实在太可怕了。
大家一个个跳出来指责豪格的不是,豪格被重新关入大牢之中,诸王大臣共议枭首。
身染风疾的多尔衮见身边顺治面露不忍,想了想,只是令豪格在狱中自尽。
这个时代满清刚刚告别愚昧,远不是什么文明人,豪格自尽之后,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等人遵照满清礼俗,即父兄死则妻其妻,将豪格的遗孀纳为自己的侧妃。
一切显得理所当然,就像历史上多尔衮娶自己嫂子,顺治亲母,孝庄皇太后为妻子一样。
这在当时本来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数百年之后很多满清遗子遗孙为了证明多尔衮残暴没有否认这件在当日满清非常自然的事情,但要刻意否认所谓的太后下嫁这种事情。
在处置完豪格之事之后,满清朝廷意见沸沸扬扬,以济尔哈朗为首的保守派认为明军势大,不如让出西南诸省,与南明媾合,就如同历史上金国与南宋一样,南明统御西南云贵川两广地区,而满清则统御全国大部。
如果满清还没有入关多尔衮、多铎等人可能没有意见,但现在满清已经统御全国大部,怎么甘心看到自己如同昔日金国呢?
在震惊于入川清军全军覆灭之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蒙权贵认为现在天下十分满清已经占据七分,断不可因为如此挫败而放弃统御全国的大好机会。
而恰在这时那些投降汉奸,特别是范文程、宁玩我、冯铨等人认为南明官场上官员相互倾轧,就像历史上岳家军那样,杨麟及其义勇军可能在面对鞑子入侵时轻松自如,但要面对后方的冷箭那就不会得心应手了。
争吵了一个月,决定如历史上魏国防备蜀国北伐一样,派出叔父摄政王多铎、平西王吴三桂统御大军控制汉中,控制陕西,将义勇军堵在岐山一线,让义勇军走不出秦岭大山之中。
在双方正积极调兵遣将之际,周围大小将官明显感受到其中变化,而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郧阳总兵王光兴。
明末是群雄并起的时代,王光兴一门三兄弟就是其中代表,与兄长王光恩、弟弟王昌早年参加明末农民起义,后来被明朝招安固守郧阳(今湖北郧县),1645年与明朝的郧阳抚院徐起元一起投降了清朝。
城头变幻大王旗,王氏兄长王光恩被任命为襄阳总兵,而王光兴则被任命为郧阳总兵。
豪格兵败四(川),郧阳襄阳等地战略地位就更加突出了,王氏兄弟自成体系,虽然归降满清,但是只听调不听封,保持太大独立性。
为了应对义勇军崛起,满清朝廷决定改变王氏兄弟这种半独立状态,1647年四月兄长王光恩被满清骗王北京,并以此为威胁希望王氏兄弟能够完全服从满清朝廷的调遣。
王光兴、王昌兄弟被迫在月二十九日率领部下兵将七八千人反清,占领郧阳、襄阳地区,随后派出使者前往湖广联络湖广总督何腾蛟,派出使者联络川陕甘总督杨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