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骆养性第一个跪倒在地,对着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大声说道。
大殿内的其他大臣,虽然非常不愿意,但是,当他们看到崇祯脸上的坚定表情后,不得不跪在地上接受这个事实。
就在崇祯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跪在地上的骆养性再次开口道。
“陛下,臣还有一件要事要启奏…..”
“大同总兵卫征,统帅虎豹军经过十天浴血奋战,从叛军手中成功收复怀仁和山阴两县。虽然叛军首脑在最后的山阴守城战中侥幸逃跑,但是,卫大人统帅的虎豹军毕竟消灭了一万多叛军。如此大的功绩,老臣以为,朝廷必须要进行重赏…..”
说到这里,骆养性的话锋忽然一转,继续说道:“另外,臣恳请陛下收回卫大人锦衣卫同知的官衔….当初之所以任命卫大人为锦衣卫同知,最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适应当初关外局面,方便虎豹军打击后金精锐…..”
“如今,卫大人已经成了朝廷正三品大院,手握重兵的大同府总兵。为了避嫌,也为了朝中诸位大人说我骆养性结党私营,臣以为,朝廷在重赏卫大人的同时,必须收回卫大人锦衣卫同知的官衔,离开锦衣卫,一心为朝廷带兵,肃清大同,乃至于整个山西的匪患。”
在崇祯皇帝看来,只要卫征离开锦衣卫,无论在品级上,还是在官位上,已经和骆养性不相上下的卫征,就不会再和骆养性走在一起,甚至于为了各自利益,变友为敌。
而这,绝对是崇祯最想看到的一个结局。
因为,没有天子希望看到臣下实力扩张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
所以,骆养性说出自己想法的同时,崇祯皇帝已经从心底同意这个想法。
诺大的朝堂上,不仅仅坐在御座上的崇祯,一直和骆养性是死对头的吏部尚书。虽然不清楚骆养性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意见,但是,当他想到骆养性失去卫征这个外援后,在朝中的势力,一定会大受损失后,还是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对着崇祯建议道。
“陛下,老臣也同意骆大人的意见,为了避免朝中出现结党私营的局面,也为了卫大人更好的为朝廷带兵,朝廷应该马上收回卫大人锦衣卫同知的官衔…..”
“至于卫大人在大同府立下的功绩,老臣以为,应该加封卫大人为朝廷正二品山西总兵,统领山西所有军事,肃清山西所有匪患,为大明继续建功立业。”
“好狠的一招…..”这是崇祯皇帝听到吏部尚书所说后,心中的第一想法。
先撇清卫征和骆养性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大力提拔卫征,甚至于让卫征的官位和贫瘠超过骆养性,从而让两个人交恶,从上下级变成敌人…..
这样一来,朝中骆养性的势力不仅会大受损失,还会多出一个政敌。当然,站在大殿正中央的吏部尚书,也会因此而多处一个政敌。
不过,对于吏部尚书来说,一个强有力的政敌,总比几个分散的政敌对付起来要轻松。
而这些结果,同样是崇祯皇帝最想要看到的。
于是,崇祯皇帝想也没有想就开口道:“准奏…..朕特旨加封卫征为朝廷正二品山西总兵,从即日起,节制山西境内所有军马,尽快肃清山西境内所有匪患…..”
圣旨刚刚从崇祯嘴里说出口,一抹胜利的微笑就浮现到仍然跪在地上的骆养性脸上。
因为,大殿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今天在朝堂上之所以会这么说,都是和卫征提前商量好的。因为,只有这样,两人的私下结盟才能不被人发现。
大同总兵府,卫征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山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山西总兵。
此时此刻,周书源正带着满脸兴奋,向卫征汇报精盐作坊日益扩大的产量。
“将军,您不知道,精盐作坊现在生产的精盐,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现在的精盐作坊,每天都可以给我们总兵府赚取八千两银子…..”
出人意料,卫征脸上并没有露出笑容。而是语出惊人的命令道:“从现在开始,精盐作坊生产出来的精盐,除了供我们自己使用,其他全部停止向外售卖,囤积起来。到时候,自然有人过来运精盐,而且价钱比你卖的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