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 搅局资格(1 / 2)

大艺术家 七七家d猫猫 1571 字 2022-10-04

今天第三更,求推荐,求订阅!

媒体就是闻风而动的一群猎犬,早在泰迪贝尔开始与几家公司掌门人接触的时候,“纽约时报”就率先猜测出了十一工作室的下一个举动:建立发行部门。不过十一工作室的收购对象到底是谁,却有些模糊,因为泰迪贝尔见的人着实有点太多了。

直到交易拍板完成之后,这次抢在前头的是“娱乐周刊”,他们率先得到了泰迪贝尔的确认,十一工作室完成了对新市场影业公司、路边风景影业、海螺影业的收购,正式组建十一发行部门。这也就意味着,十一工作室的内部发展终于得到了完善,也正式具备了“搅局资格”。

“娱乐周刊”的最终结语就是,“十一工作室跻身二线电影公司前列,新玩家搅局好莱坞。”

其实早在去年做年终统计的时候,十一工作室四部电影作品累积票房四亿八千万美元,就已经引起了无数人的侧目。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最鼎盛时期八大电影公司的璀璨让全世界聚焦,不过经过这些年的整合、重组、收购,目前在好莱坞位列顶级电影公司的名额已经从“八大”变成了“六大”,派拉蒙、华纳兄弟、环球、索尼哥伦比亚、迪士尼、二十世纪福克斯,至于那些耳熟能详的电影公司,大部分不是被收购就是破产了,而类似于福克斯探照灯、焦点影业这样的厂牌都是大公司的附属,而新线、狮门、顶峰、米拉麦克斯这样的dú lì电影公司虽然一直活跃在电影大屏幕,但很难撼动六大电影公司的地位。唯一有希望进入大电影公司行列的梦工厂,也在去年宣告了破产,目前看来,环球最有希望成为梦工厂的收购者。

在这种情况下,十一工作室在2004年收获四亿八千万美元的票房。成为除了六大电影公司之外北美票房仅次于狮门影业的电影公司,刹那之间就成为了二线电影公司的领先者,超越了前两年因为“魔戒”系列而风光无限的新线、因为dú lì影片而闻名于世的米拉麦克斯这些著名厂牌,在二线dú lì电影公司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过。正如之前埃文贝尔等人所说的,缺少发行部门的十一工作室,是很难在好莱坞继续前进的。

细数六大电影公司,迪士尼有它的全产业链王国撑腰,其他五大均依附于一家大集团公司,其好处不仅在于能获得大量资金和市场便利参与竞争,而且最重要的是。遭遇票房失利时不至于倒闭关停。单枪匹马的联艺和米高梅就曾在关键时刻因无资金救市而遇到困境,前者被“猎鹿人”导演迈克尔西米诺的一部灾难巨制“天堂之门”击垮,后者在衰弱时遭遇大制作“风语者”的致命一击。包括现在的梦工厂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大制片厂多年来形成的庞大发行系统也让dú lì小公司望而生畏,其垄断地位一时无法撼动,而电影最挣钱的环节正是发行,还有电影周边产品。大制片厂已经行程了支系庞大的产业链。dú lì公司是很难于他们比肩的。埃文贝尔很清楚这一点,皮克斯的收购计划中,十一工作室最弱的环节也就是发行。他们没有这个产业链。

在此之前,媒体一直把十一工作室称为“第二梦工厂”,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十一工作室和梦工厂都是以制片起家,对于发行部门都十分生疏,不同于狮门影业、顶峰娱乐这些以发行起家的公司,他们用丰富的发行经验,还有大量合作dú lì制片商,也拥有十分庞大的作品资源库。目前,六大势力范围之外。实力最强的二流发行商就是狮门影业。

埃文贝尔知道的是,梦工厂的收购最终是被派拉蒙得手,环球影业最后时刻失手,之后200年,梦工厂又重新以dú lì制片厂的身份复活,新的梦工厂把发行权签署给了环球影业。但后来史蒂夫斯皮尔伯格和朗梅耶产生了矛盾,转而与迪士尼合作,最终又签约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在这个过程之中,原因很简单,百分之一的票房分成。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就是为了争取降低百分之一的票房分成,从而与好朗梅耶闹翻,转头迪士尼,接着又因为发行权的问题,转投了二十世纪福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