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于秦,于晋(2 / 2)

晋末多少事 然籇 1223 字 9个月前

杜英此时沉声说道:“桓征西乃是天下少有之英才豪杰,引兵平定荆州、巴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日提兵北上、意欲荡平关中胡尘,一路破关斩将,秦之淮南王,号称‘勇武者’,力战而不能敌,由此可见,桓征西此战定关中之决心。”

大家齐齐看过来。

是,桓征西很强大,但是当初殷浩北伐的时候,不也是声势浩大么?杜英只是凭借这个说法,很难让大家安心。

而杜英接着说道:“桓征西破蓝田、入长安,则关中归晋,我等遗民,不以晋之旗号起兵,则桓征西会如何看我等?而秦国又会如何看我等?于秦,我等已然是叛徒,于桓征西,我等似乎也并非是晋臣。”

这话说出来,登时很多人为之色变。

他们害怕的是桓温会和殷浩那样不靠谱,声势浩大杀过来,结果一败涂地。

但是他们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不以晋朝遗民自称,那么桓征西会怎么看他们?

而在秦国危难关头,各个坞堡结寨自守,甚至还组成同盟意欲帮助桓温,那秦国又会怎么看?就算是他们最终选择坐山观虎斗,恐怕在秦国眼里,和叛贼也没有什么区别吧?

这些氐人,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收拾了桓征西,回头就收拾你,哪怕你什么都没做——因为在他们的理解中,身为秦国臣民而坐看氐人拼命,那本身不就是罪过么?

所以这种看上去两不相帮、甚至还想要置身事外的态度,很可能把大家一起拖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殷存打了一个寒颤,对着杜英郑重一拱手:“是老夫疏忽了。”

杜英淡淡一笑:“殷公无须如此,殷公拳拳之心,人皆可见,一时思虑不周,余又如何会怪罪于殷公呢?”

话虽这样说,杜英却是一动也未动,任由殷存这个礼一直行完,已然躬身九十度。

殷存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缓缓后退,身形没入几个族老之中,不再和之前那样突兀。

见到这一幕的众人,心中都是“咯噔”一下。

杜英说得好听,却没有动作,说明杜英在间接地表示自己对殷存直接把话题带到差点无法挽回地步的不满。

身为族老,需要的是在逆流倒卷的时候站出来扶持家主、共同度过危难,而不是在家主还没有明确表态的时候,就开口先表述想法,乃至于直接控制舆论。

那试问,族中有如此族老,谁又是真正的家主?

殷存也清楚一个族老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是此时他还是开口了,那自然就要承担后果。

杜英不知道殷存说话,单纯的是因为殷存之前在少陵坞堡族长的位置上坐久了,并不习惯,还是想要试探什么,或者向别人表达什么,所以他必须要警告殷存一下。

显然殷存也明白了杜英的意思,因此主动后退,表示自己之后会保持沉默,和其余族老无二。

殷存的这种举动,自然反而衬托出来杜英威信之高,更是让周隆等人在诧异之后,神情为之一振。

现在大家形如散沙,不就需要这样有手腕、有威严的人把这一把散沙捏在一起么?

杜英则接着说道:“我等既为晋室遗民,自当举晋室之旗,厉马秣兵、接应王师。若是一味想要坐山观虎斗,则恐怕到时候人财两空。”

众人齐齐答应,这也算是确定了一个同盟的宗旨。

“既然兵起关中,则此盟应当冠以关中盟的名号。”此时周隆率先开口说道,“盟主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