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唯有靠人(1 / 2)

华夏人有着浓郁的乡土情节,余光中先生有首《乡愁》,把这种感情写得淋漓尽致。

这种情节,缘于华夏的传统文化、宗族习惯和家庭理念。

华夏文明属于农耕文明,华夏人对那山那水、那草那木,有着别样的感情。

这种农耕文明以家庭、家族、宗族为单位组成社会,讲究孝道、强调亲情,华夏的家庭对老幼照顾的无微不至。

华夏人提倡“父母在,不远游。”而西方人是极度反对这种习俗和观念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早在几百年前就打破了乡土束缚的藩篱,为啥?

非常简单的道理,年轻人守着父母,谁去工厂打工!

这就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到年,华夏改革开放二十几年,工业迅速取代农业成为经济支柱,无数青壮离开乡村,来到城市,成为打工族。

现代工业正在割裂传统习俗,让更多人成为“游子”,东华也在加速推动这种转变。

华夏地大而贫瘠,人多而贫穷,新华夏立国以来就承受着发达国家封锁。

华夏如何摆脱贫瘠、贫困?如何以强者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唯有靠人。

元宵节刚过,江陵梅园县的退伍兵胡振宇正在打理自己的行装,他也准备离乡打工去了。

胡振宇高中毕业那年,父母被洪水卷走,他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为了让他有个出息,送他参了军。

没成想胡振宇参军后,奶奶眼睛白内障加剧,发展到失明,这也是他在抗洪救灾后选择退伍回家的原因。

那年,东华网记者孙爱丽曾经采访过胡振宇,俩人之后保持着联系。

在孙爱丽建议下,胡振宇花掉了自己的退伍补助,带着奶奶去金陵做了眼科手术,恢复了一定的视力。

在那之后胡振宇盼着东华能够来梅园县建工厂,那么他就能就近上班还能照顾奶奶。

可是等了一年多,东华去了偏僻的西部发展,梅园这里大概没戏。

今年正月,胡振宇的奶奶又开始催促他外出打工。

梅园属于鱼米之乡,农业发达,工副业滞后,四邻八乡的小伙子外出打工的很多,多数去了鹏城。

前几天,孙爱丽给胡振宇打来电话,东华在鹏城开设了电池厂,问他要不要去,有意向的话,可以推荐一下。

胡振宇动心了,他有几个同学过年从鹏城回来,相聚的时候胡振宇感觉与他们有着疏离,那是不同天地的隔阂。

同学们描述着鹏城那个花花世界,那些大大小小的工厂,那些一夜暴富的传说,小伙伴们眼睛里的那股火苗,跟东华员工的很像,胡振宇动心了。

奶奶眼睛有疾心却通透,正月十六就给孙子准备行囊,部队上发的棉被、毛毯、喝水的杯子都能用,被一股脑打到背包里。

行李中还有一个荷包,那里塞着胡振宇从父母坟前捧来的泥土,带上这些仿佛离家近了些。

奶奶说“咱家的地还是对门你二叔料理。你去了鹏城要好好干,早点混出名堂来。

村里瓜气的女伢儿也去了鹏城,你啊早点带一个回来,我这腿脚还耍拉,还能给你带孩子”

胡振宇扑到奶奶怀里苦了一阵,然后把一沓子钱放进奶奶身后的褥子里。

元宵节后,陈树志也踏上了行程。

他的职务是监事会主席,可这两年监事会的事情都被唐文亮干了,陈树志很是迷惘了一阵子。

俩闺女都有了婆家,没啥需要自己操心的地方。

他还有两年岁,要是在国企早就二线看孙子去了,可是闺女家的孩子都不往他这里送。

而且,他觉着自己身体还行,喝酒能喝一斤,对国家政策比县长都懂,所以陈树志要干点事情。

东华现在最缺啥?一不缺资金、二不缺设备,缺的是人力。

于是,陈树志主动请缨去招工。

他去的第一站是昌龙。

蓝市是华夏北方工业的摇篮,北部有铁矿、中部有煤矿、南部有海港,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昌龙地属秦榆,而秦榆十几年前曾隶属蓝市。

秦榆有自己的港口,是华夏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凭着这座港,让秦榆市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是昌龙地处北部山区,跟港口不沾边,土地也不足,工业更不强,所以改开二十年发展变化不大。

在另一世,昌龙曾经靠着铁矿供应北钢,赚了几年大钱。

现在,几处铁矿被东华获得了采矿权,两年了迟迟没有没有开采。

原因明摆着,现在外矿品位高、价格还便宜,没必要投入巨资在深山里修路开矿。

所以昌龙高层对东华就有了些看法东华买下昌龙几座矿山,就那么放着,每年只交一点采矿权费,真对不起大企业的名头。

陈树志打着巡视矿山的名义来昌龙,消息不小心“泄露”给了县里,在昌龙宾馆,县里领导们好吃好喝款待了陈树志。

等酒过八两的时候,县长张广印问“陈叔,你给我交个底,咱们那几座矿啥时候采啊?我这一届到底有没有戏啦?”

陈树志放下手中的筷子说“广印,我的话不代表东华,哪说哪了。我个人估计,这些铁矿年以内动不了。”

这句话说出来,满桌人变得鸦雀无声。

陈树志明白大伙的心情,开了矿就有资源补偿费,资源补偿费可是按矿山的销售收入提取,按照其它地方的情况看,至少有上千万的收入。

开了矿就要招工,又能解决两三千劳动力就业。

矿石运输也能揩油水,起码那些路得修理加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