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 贾诩的草船借箭(1 / 2)

三国醉龙图 猫族皇子 1511 字 2022-09-30

这个时候,甘宁和应龙水军,正在予以直线航线航行。若是吴军的水军,突然从侧面或者是后面进行进攻的话,那被攻击的战船,只要不是大小相差太大,必然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毕竟水战之上不似陆地之战,如果骑兵或者是步兵在前行之际,遭遇敌军侧面打击。可以瞬间便调转方向予以回击,但是在水上交战,战船可就没有那么灵敏了,想要调转方向,还需要划船之人的配合,甚至有些船只还需要予以船帆转向,方才可以调转方向。

而古代的水战,最为简单有效的办法便是冲撞,尤其是予以小型的艨艟,去冲击撞击敌军的战船。一旦战船破损,便会迅速下沉,到时候就连敌军船体上的敌人,也不用在意,也将会随之战船一同沉入水底。艨艟又做蒙冲,主要有三大特点,才会被用作是冲锋战船。

一是以生牛皮蒙背,具有良好的防御性能,相比其他战船,基础能力不错。二是船体两侧间,开弩窗矛穴,具有出击和还击敌船的作战能力。三是这种战船的动力,予以桨为动力,具有快速航行的性能。

东汉刘熙《释名.释船》载:“外狭而长曰蒙冲,以冲突敌船也。”可见蒙冲船形狭而长,航速快,专用以突击敌方船只。东汉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中,东吴大都督周瑜,予以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等到点火之后,突入曹军船阵,一举烧毁了曹军舰队。这是中国军事史上,以蒙冲突击的一个典型战例,而这场战役也是被后人沦为经典战役。

其实不得不说,华夏古人的聪慧和创造能力,艨艟的制造及应用在公元二世纪至三世纪已有记载。汉代时,艨冲是水军的主力船,船体狭而长,机动性强,便于冲突敌船。三国具体的记载可见于陈寿《三国志》,也对着水军战船,有些一些详细的记载,有此可见在当时艨艟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历史上记载,吴军的将领黄盖在江夏攻打黄祖时,他曾以艨艟封锁黄氏退却的路线。孙权征讨黄祖,黄祖“横两蒙冲”挟守夏口。刘表建水军也曾造“艨冲”。唐代李荃所著的《太白阴经》记述艨艟,是轻快的先锋船且由两层组成,虽然《太白阴经》指艨艟是轻快的先锋船,但汉代和三国时所用的艨艟的船头,应是设有攻击敌军船只利器的强大战船。

而利器运作的有效性,取决于其重量而不是速度。只不过可惜的是,古时的艨艟并未有详细的记载和打造,所以后人很难以明白当时的艨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而经过时间和时代的变化,每一代新的国家建立,若是有战船,也会按照以往的船只进行改造。可以说,每一个国家,每一代战船的升级,都有着其本身的元素和特点,当然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艨艟整个船舱与船板由牛皮包覆,可作防火之用。两舷各开数个桨孔以插桨船且供橹手划船。而甲板以上有船舱三层,亦以生牛皮裹之以防止敌人火攻。每层船舱四面皆开有弩窗矛孔可作攻击各方向敌人之用。杜佑《通典?兵法》中记载“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驽窗矛穴,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由此可见艨艟形体雄伟,机动性强且便于水战。

在水面大战中,不难看得出,一些大船,尤其是楼船周围,都有其他无数的小船所护卫着。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主将所乘坐的元帅楼船,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为了避免遭到敌军的艨艟撞击。当然有的军士为了达到取胜的目的,不惜予以两船相撞,虽然有时候是将敌军的船只撞翻。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将对方的船体给撞烂,然后随着水势的灌入之后,最终沉在水中。

当然,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在撞击敌军战船的时候,自己的船体也会出现破损。往往在这个时候,那就只有共同殒命的结果,那可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只不过一艘艨艟里,所搭乘的人并不是很多,若是能够一下撞沉敌军一艘大船或者是楼船的话,那可就是真的很划算了。

今次,在吴军水军营的将士,以为自己把那些前来挑衅的赵军给击退时。甘宁也引着应龙水军的大军,快速有序的调转方向,离开了这些敌军营寨之地。起初甘宁还有些担心,这些敌军是否会出兵前来追赶,不过贾诩一再告诫自己。有如此大雾,而且己军战船诸多,敌军是万万不敢追来后,甘宁这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