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过剩的危机(下)(2 / 2)

上官懿已经向郭氏航运集团公司管理层传递出合作的消息有差不多一个星期了,但是郭氏航运集团公司至今仍然没有什么回应。这令上官懿既感到兴奋,又有些忐忑。

如果说郭氏航运集团公司有意收购荣盛重工集团公司,上官懿自然是会尽可能地在方方面面开绿灯配合,而且他还有一个想法,却并没有对其他人说。他希望荣盛重工集团公司在被郭氏航运集团公司收购之后,进一步地对东海省境内的这些造船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重组,从而改变东海省造船业中中小企业太多,产业集中度太低的局面。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的结果就是无底线的杀价,结果就是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最终无以为继。对于那些技术低水平、产业规模小的造船企业,他认为该淘汰的就必须淘汰,该转型的就必须转型,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东海省造船业的现状!

东海省前几年的造船业发展说好听了是蓬勃发展,实质上就是无序发展,看好造船业的银行资本、民间游资纷纷投身造船业,加上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大量的中小企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起来。一些船厂甚至是先上车后买票,在没有贫下中农适岸线资源的情况下迅速上马。甚至于很多船厂盲目乐观,以为造船后总能卖、能涨价,甚至有船厂从事无订单生产。而到了现在,经济危机的爆发,产业寒冬的到来,令这些个企业都慌了手脚。

“省长,危副省长来了。”秘书的声音打断了上官懿的思绪。

“嗯,让他进来吧。”上官懿怔了一下道,危浩鸿是主管工业生产的副省长,突然过来,八成是又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危浩鸿面沉似水地走进了办公室,上官懿招呼着他坐到了沙发上,笑问道:“老危,这是谁又招惹你了?总不会是我吧?”

“嘿,还不是那群比利时的洋鬼子!”危浩鸿愤愤地道,“我看他们是成心不想按时接船!”

上官懿恍然,这件事情他也知道,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东海省省属大型造船企业,产品涵盖散货船、汽车运输船、集装箱船等主要船型,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南美和欧洲等世界各地,成为东海省机电产品出口创汇大户。

二零零七年底,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比利时一家海运公司签定了建造六艘万吨级化学品运输船的合同,总价值过亿美元,是当时东海造船业内轰动一时的事件。二零零九年四月和八月,该系列船舶的头两艘船顺利交付使用。然而,在二零一零年的五月,比利时方面突然以试航调试超期为由,要求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将后续的四艘船在原合同价格的基础上,降价百分之十!经过双方的再三协商,最终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为了保证后继船舶的顺利交付,收回购船款,避免出现弃船造成更大的损失,不得不同意了比利时方面的要求。

但是比利时的这家海运公司并没有因此就安生了下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变着花样地为难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