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2 / 2)

大唐颂 你是那道光束 2058 字 2022-09-28

“命令传令兵,前线参与追击的人马全部交给陆翊指挥,总而言之一定要将黠戛斯的主力部队全部歼灭,否则誓不罢兵。”陈凡见此情景立即让传令兵上前追上陆翊,让他负责指挥所有的骑兵部队参与打击黠戛斯人的作战。而钱宁的部队则接替了高思继的战斗,将这些地头蛇达鞑人撵向达鞑人的居住之地。

安排完这些之后陈凡让刘毅快速给大本营传达战报,自己带着剩余的人马跟着钱宁而去。在天策军大军压境之后达鞑人试图做最后的抵抗,但是在炮兵部队抵达并开火轰击那些达鞑王庭帐篷之后,一切都开始消散,达鞑人迅疾派出使者来见陈凡试图缓和气氛,但是被陈凡要求必须无条件投降并交出首领大汗押赴长安请罪,达鞑本部人马全部下马投降,否则直接剿灭达鞑所有部族。

这样严苛的条件自然无法让达鞑人满意,但是在这个时间里刘毅已经收拾好后方战场,大队冒雪而来的后勤部队已经运送来大量的物资,所有陈凡也不理会对方是不是有意投降,直接命令钱宁开始进攻王庭所在地。大炮巨大的轰鸣和带起来的无边杀戮在持续了半天之后,钱宁的步兵人马冲了进去,展开近距离厮杀。

此时的这些战斗已经吸引不了陈凡的注意力了,反倒在临时帅帐内对着地图搜索什么,刘毅安排完这些之后走进来好奇道:“大帅,你在地图上找什么呢?难不成达鞑人还能有第二个王庭?不会吧,我之前明明看到他们的大汗就逃到了这里的。”

“我在找当年窦宪将军燕然勒功的地方啊,咱们此次兵出漠北,难道不能也再次封石勒功吗?”陈凡笑道:“这是大唐时隔百年之后第一次主动将兵锋深入这个地方,咱们必须要让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汉人回来了,这里以后都将永远是大唐的国土。任何人都不得违背大唐的意旨行事。”

“大帅这件事交给我吧,燕然勒石的典故我熟悉,我去找当年的燕然山。”刘毅兴致勃勃的道:“大帅到时候写一篇赋我让人刻出来到时候咱们也去来一次封狼居胥。”

“哪用那么复杂,咱们就刻一句话,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陈凡脸色肃然说出了这个时代所有人听了都激昂不已的话语道:“你去找人去刻一副大的石碑,并将此战战死的将士的性命和骨灰都搜集好,到时候用烈士的英灵和遗骸来守卫这块大唐界碑。”

刘毅忙着去做这件事的时候前线的钱宁在率军厮杀了三个时辰之后攻入王庭,达鞑王庭卫队在这步枪和火炮的轮番进攻之下死伤殆尽,骑兵在这个时候根本挡不住如此强大的火力冲击,而且最要命的是这个时代除了天策军根本没有人拥有抵挡火药武器的经验,战马被这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惊吓的根本无法控制好队形,战马受惊带来的骑兵战力锐减,骑兵冲锋根本达不到要求,被钱宁的步兵枪阵彻底打散,然后被步步紧逼,压制在王庭的狭小范围内。

在激战途中,所有外出参与达鞑王庭卫队作战的达鞑部众全部被钱宁当做敌人就地射杀,这种暴力的杀戮在此时彻底震慑住了所有的达鞑部众,让他们各自躲在帐篷内瑟瑟发抖,但是即便如此,在王庭的周边数以万计的帐篷被火炮集中,里面的所有人都被炸的人仰马翻。

战争打到这个地步,达鞑大汗和他的大臣已经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了,所以在王庭大纛遥遥在望的时候达鞑大汗放下了自己的尊严,打出免战白旗,然后赤膊来到钱宁的大军面前投降。

达鞑大汗很快被押送到陈凡的大营之内,钱宁率军接管了达鞑王庭的一切,并且在将所有的俘虏集中看押之后安排士兵修整。而陈凡则淡淡的看了一眼达鞑大汗一眼之后连审问的意思都没有直接扔给了后勤部,让他们带回长安,这种不屑一顾深深地刺痛了达鞑大汗的内心,差点当场发作,但是随即被亲卫一枪托打晕然后带了出去。此次被后勤部带回去的还有王庭显贵以及各级高级将领二十七人。

解决掉达鞑之后陈凡勒令王庭附近的所有达鞑部落部众立即率队南下到阴山以北大漠以南的区域驻扎放牧,原本这个政策对于达鞑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此时大学漫天,道路崎岖难行这一路上让这些达鞑部众受尽了苦楚,而且沿途还有后勤部的押送人员看押防止他们逃跑。

不过这些暂时都跟陈凡无关了,在得到陆翊那边已经歼灭大部分黠戛斯起兵之后,刘毅也开始准备燕然山封石庆功的事情。此地虽然距离燕然山还有一段距离,但是陈凡追求的已经不是当年的旧地了。所以在达鞑北部的一座高山上率领天策军登山刻石庆功,庞大的锥形方碑上“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的字样硕大醒目,全体天策军在陈凡的带领下焚香单膝跪地,与此同时阵亡将士的骨灰也一并埋在此处,在纪念碑的旁边另有一块石碑,详细记载了这一战的经过和这些将士的性命,让他们永远守护这片国土。

宏大的纪念场面在随后就传遍草原,汉军重新来到草原,打败了西北的霸主达鞑和黠戛斯,并且刻石纪念的消息让所有的草原部族深刻意识到新的大唐已经在这次大战中展示出了自己的力量,汉唐时代汉人对于草原的威慑此时又重新回来了。

天启二年十一月初,陆翊在击杀了黠戛斯大军统帅莫里斯之后带着三万人的俘虏南下归队,至此北征战役正式结束,陈凡也在漫天风雪之中率队南下,这个消息已经随着后勤部押送的大队俘虏传遍了整个北部大唐。这场战役弘扬了大唐帝国的强大,也为后来的征伐安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