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说三维矢量喷管使用锯齿形设计之后,同样也有可能实现不错的隐身效果,其实这话也没有错误,只不过真正的问题却是:虽然三维锯齿矢量能够隐身,但是这隐身能力完全没法和二维矢量相比。
为了获得更加优秀的后向隐身能力,同样也是为了能够稍微简化一下这次0111所的四代重歼尾部姿态控制协调难度,减轻飞控编写的难度,保证降低研制中的风险,在综合权衡利弊之后,使用二维矢量确实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至于说这样会不会有损战机的机动性,这一点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也不好轻易地说谁对谁错。
这时候最困难的问题反而不再是技术上能否搞定二维矢量的事,要知道虽然中航西南在二维矢量战斗机发动机领域没有太多的研究,但是由于之前也同样立项了大飞翼隐形机的预研,因此作为配套大飞翼隐身机的预研项目,二维矢量倒也不能说是没有研究。
这就是预研的威力,它虽然不能让你直接拿到成熟的技术,但是有了预研这个阶段之后,你只要某一个项目有需要,那么就能够直接把预研的技术拉出来大量投资就行,这样一来在技术的研制难度、进度上都能有效地控制,以做到降低技术风险。
整个会议从一开始之后,中途就没有再停止过,杨辉对于这次新的0111所四代重歼方案自然是更加地好奇了,就现在这种情况下搞出来的方案,也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样子的结局,又或许是611那边更胜一筹也有可能,毕竟根据上一位面的歼20设计思路来看,那也是相当有竞争力的重四方案。
杨辉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不管是611所还是0111所的设计方案,这两款四代重歼都是非常吃飞控设计,到时候不管是两个方案谁最终胜出,恐怕都必须要把中航西南在战斗机电传飞控领域的所有资源集中起来,一场大协作的攻坚战不可避免。
还算能够给杨辉一些安慰的,大概也就是上一位面的歼20首飞之后,直到杨辉出事之前也都没有出现过重大的飞行事故,这说明611当时负责歼20设计的杨为对飞控设计管理还是很有一套,轮到这一位面的四代重战的时候,希望也能愉快地搞定飞控设计。
一直等到会议完成的时候,杨辉这才站起来传达着最新消息,微笑面对着一众所里的骨干设计师,他们是中航西南0111所角逐四代重歼项目的核心科研设计队伍,必须要把消息都传达到位。
“我听了一下现在对重歼方案的最新设计,说实话对于这种“大胆冒进”的设计我是很欣赏的,咱中航西南之所以能够有今天,这正是因为我们有追赶的壮志,到了现在四代重战的时候就只有美国继续了F-22战斗机项目,现在的俄罗斯已经在这方面后劲不足,而我们要的就是复制当年苏27对F-15的之间龙虎斗,而现在这个方案让我看到了希望。”
也没有打算停顿太久,趁着热就继续打铁:“那么我再宣布一个最新的消息,明年的下半年海空军就会联合召开四代重歼的方案竞标,有资格参与项目的一共是三家设计所,你们算是一方,611那边一方,另外还有奉天的601也会参加这次的角逐,大家都好好地准备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