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调查(1 / 2)

无尽武装 缘分0 1821 字 2022-09-28

第1119章 调查

卫旭终究还是把那两个技能卷轴卖给沈奕。

冒险者什么都能赌,就是不能赌气。

不用花贡献就拿下两个机械师技能,让周宜羽大感满意。

惟有沈奕的目光依然充满忧伤:“唉,可惜他不要花瓶……”

沈奕和卫旭最终达成协议,六万换六万,以六万普通点数的价格将这两个技能买了下来。

花瓶没能卖出去。

这时候周宜羽手里还有40点贡献。

清单上还有不少周宜羽需要的技能。

机甲掌控:使用机甲战斗时,可以让机甲行动更加灵活,是学习其他能力的基础。学习本技能需要10点贡献。

连环击:机甲格斗技,近战时对目标发起最多可达十二次的连续攻击,每次攻击发挥半数力量。消耗精神力8点,冷却时间三分钟。学习本技能需要20点贡献。

大地震击:机甲格斗技,通过对地攻击产生的震荡波对周边五百米内所有敌对目标造成四分之一力量伤害。消耗精神力8点,冷却时间三分钟。学习本技能需要20点贡献。

能量压缩炮:通过压缩能量攻击对手,使能量类武器伤害加倍,使用前需要1秒蓄势时间,消耗精神力8点,冷却时间三分钟。学习本技能需要16点贡献。

雷霆重剑:消耗机甲能量附加于近战剑类武器,使武器拥有破坏护甲功能,击中目标后造成1.5-3倍伤害(视消耗能量而定),并附加雷电伤害,雷电伤害无视护罩。本技能不消耗精神力,无冷却时间,但是对机甲能量消耗较大,学习本技能需要30点贡献。

能量护甲:消耗能量为机甲增加额外防御,可用于抵挡精神攻击,学习本技能需要30点贡献。

机甲变形:将手臂部位的机甲进行变形,可变成不同的武器,并发挥不同的威力效果,一些其他武器类技能需要以此技能为基础方可使用。消耗精神力5,无冷却时间,学习本技能需要10点贡献。

巨战斧:对目标攻击造成额外伤害。对冒险者造成2倍伤害,对其他剧情内生命造成3倍伤害,对护罩造成4倍伤害。消耗精神力8,冷却时间十分钟,学习本技能需要30点贡献。

除此之外,还有无双战锤,瞬踢,机甲强袭,旋风斩等众多技能,大多是通过机甲和科技武器来释放,主要以增强战斗威力为主。

“40点,选哪个好?”周宜羽问。

“机甲变形吧。”沈奕回答:“再加个雷霆重剑。”

机甲变形是使用各种机甲武器技的基础,雷霆重剑虽然消耗机甲能量,但是周宜羽已经完成了精神力与能量相互转化的技能,可以通过消耗精神力转化能量,因此完全不担心能量不足的问题。

买下这两个技能,周宜羽就有了能量电网,卫星定位,机甲传送,机甲变形,雷霆重剑五个技能,职业技能陡然扩张到九个。

按照计划,周宜羽后面还将购买无双战锤,巨战斧,能量护甲,连环击,震浪击和机甲强袭六个技能。

前两个是机甲变形后使用的对应武器技,主要是日常使用,增加周宜羽的普通战力。

能量护甲是防精神攻击的,这也是要塞巨人最怕的一种攻击,看起来是消耗能量较大,但由于周宜羽已经完成了精神力与能量相互转换的技能,因此消耗什么都无所谓了;

连环击是连续攻击,主要用于增加出手频率,以要塞巨人的恐怖力量,已无需加成,只需要增加出手速度与命中率,为了进一步发挥要塞巨人力量的强大,适当的强低力量,提升攻击频率就是最好的办法;

大地震击则是在洪浪的震浪击和连环击上研发出来的,其目的同样是利用要塞巨人的绝对力量,最大化攻击目标。四分之一的力量,也是三千点伤害,就算是冒险者一个不小心,也是成片秒杀的命。

机甲强袭则是追杀技,同样可以为普通机甲服务,也可以为要塞巨人服务。

在这基础上,如果还有多余的贡献点,也不妨用来再学些类似大地震击的技能,反正沈奕他们弄了不少这样的群战技,挨着个的学就是了,到时候要塞巨人一个变身,上来就是一套群战组合技出来……只能说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了。

不管怎么说,一旦完成这一系列的强化,那么周宜羽的职业发展就算是正式成形了,同时也将成为断刃队手中最强猛可怕的一张王牌。到那时管你是空间缠绕,沼泽困缚,幻阵迷惑还是精神冲击,都难以逃脱要塞巨人的追杀。

到那时,唯一能逃脱要塞巨人的手段,大概就是超距离传送了,对此沈奕他们也没办法,机甲传送要想达到超距离传送地步,需要的投资只会更大,为了追杀一两个可能存在的目标搞到这么多付出实在不值。

实际上断刃队现在为此付出的投入已经可谓空前巨大,为了这四分钟的绝对强力,已经砸上数百万点。

要把既定的所以技能补完,估计还得要一个星期,沈奕他们也不着急,一路先回去。

路上沈奕说:“战争动员已经完成,战争马上要开始了。蛮牛队和叶纪光已经接到入伍通知,我看不如你也跟他们一起去。”

“你让我也上战场?”周宜羽有些惊讶。

“恩。”沈奕点点头说:“这边的事,有我在就够了,你去战场正好和米歇尔一起领导第二军团。米歇尔很能干,但他的个人实力还是弱了些,光靠他一个,我怕震不住有些人。别忘了这一次大部分的冒险者都是要上战场的,我可不想我们的队伍损失太多人。”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