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辰跟柳传至大概聊了一下,他对如何具体操作的一些想法之后,柳传至便径直告辞离开了。
毕竟方辰说的方法并不难,也没有什么难操作的地方。
再者说了,在他看来,让倪广南离开联想,本来就是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所以到时候,他只需要将这些表达出来就行了。
说真的,如果可以的,他其实并不想让倪广南走,甚至他之前也说过,只要倪广南不插手联想的工作,他就是把倪广南供起来,都没有关系。
毕竟就不算,倪广南之前的功劳和苦劳,就说有倪广南这么个院士只要在联想一天,那联想就多一个金字招牌。
再者,即便他有将近百分百的胜券,但只要一天跟倪广南不能达成和解,又或者只能逼的倪广南离开联想,那么在所里和院里领导的眼中,这依旧是他柳传至的减分项。
但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他太了解倪广南这个人了。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简直就是倪广南的真实写照。
只要倪广南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基本上可以说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这也是他一开始就已经做好跟倪广南鱼死网破的原因。
第二天,倪广南诧异的看着眼前的不速之客。
他今天本来是在整理关于柳传至的一些材料,准备继续交给院里,反正他这次是想清楚了,如果联想有柳传至这个跟外人同流合污,挖国有资产墙角的混蛋在,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在联想继续研究CPU芯片。
说真的,在他知道,柳传至把联想的钱借给那几个香江商人,然后再让那几个香江商人用这笔钱购买联想的股份,他其实还是想要跟柳传至私下谈一谈。
毕竟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才是华夏的宗旨,而且他跟柳传至相处了十年,也一直相处的不错,所以只要柳传至肯改正错误,他觉得柳传至还是有救的。
但是经过上次的争执,他已经彻底明白,只要柳传至在联想一天,他就不可能研究CPU芯片。
想到这,即便已经好几天过去了,他还是有种心如刀割,被一根钢针狠狠扎入心脏的感觉。
另外就是处理一下,各科研项目报上来的问题。
虽说柳传至将科研经费给抽走了大半,但是他们这些科研技术人员还是要工作的。
想想那些前辈们,一所无有,一穷二白,连计算机都没有,不还是用算盘搞出来了“两弹一星”等,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他们现在碰到的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再者说了,华夏已经落后了那么久,联想华夏第一电脑厂商的位置也不是那么的十拿九稳,还有很多项目正处于刚刚看到一些成果,还需要大量技术爬坡的阶段,他怎么能不再努力加把劲。
说真的,他现在就是觉得事情太多,但是时间和精力不够,有种恨不得将自己劈成四份来用的感觉。
但是这一切的工作安排,都被现在他面前的这位客人给打断了。
“方总,您来我家干嘛?”
想了想,倪广南还是决定单刀直入,将心中的疑问给说出来。
反正之前两分钟,方辰刚刚进门的时候,什么蓬荜生辉之类的客套话他已经说过了。
再者,赶紧把方辰为什么会上他家的原因找出来,然后将问题解决掉,赶紧把方辰送走,才是正理。
他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说真的,如果不是对于方辰的所作所为十分欣赏,甚至推崇,他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见方辰,哪怕是方辰亲自跑到他家来,也不行。
在他的眼中,方辰的身份地位,远远没有他现在手中所需要解决的工作来的更重要。
当然了,这也并不代表,他就要傲公卿,笑王侯了,只是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科学家,尤其是做到院士这个程度,已经可以拥有自己的个性,只要不是做的太过,没人会动辄将院士置于死地的。
至于被人打压和针对,其实也不怕,有院士这个金字招牌在,只要自己想要做项目,还是能保证有项目做的。
而衣食住行生活方面的事情,就更不用担心了。
他已经具备躺在功劳簿上,吃喝不愁过一辈子的资本。
所以说,一个院士如果不过分求财和追求地位的话,即便是方辰这样的人物,不太能对他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方辰并没有对倪广南的直白,产生任何反感之意,而是径直笑道:“既然倪总工开门见山,那我就直说了,我这次来拜访您,就是想要请您来擎天工作。”
“擎天工作?”倪广南楞了一下,然后脑袋顿时摇成了拨浪鼓,说道:“谢谢方总您的好意,我现在还没有想要去其他公司工作,联想还有大量科研项目等着我做。”
说真的,他的确十分欣赏方辰,甚至对方辰格外推崇,一直认为国内的企业家们都应该向方辰学习。
学习方辰如何的重视科研,重视科研工作者,公司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
说实在话,这些年科研技术人员的工作收入的确上涨了一些,国家也不认为科研技术人员利用休闲时间去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是一种职务犯罪。
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对于前十几年,脑体倒挂,“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一种弥补,但脑体倒挂的问题,依旧存在着。
那些上了大学的知识分子,普遍收入是低于工人这样的体力劳动者。
没办法,工人的岗位工资本来就比知识分子高,毕竟一个是在一线工作出大力的,一个是坐办公室的,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话,前者的岗位工资更高,自然是合理的。
而工人们普遍上完高中,甚至上完初中,就进厂工作,工龄工资自然比上到大学才出来工作的大学生们高。
并且这种差距,在过去,几乎会伴随着两个人一辈子,一辈子都不会得到改善。
至于跟个体户们比,那知识分子的收入就更不算什么了。
曾有人算过一笔账:1985年,一个茶叶蛋的成本为015元,市场售价为040元,一天只要卖出100个茶叶蛋,每月至少有750元收入,而从事导弹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月薪最多不过三百元。
并且这三百元,还要总工,总指挥,总设计师这样的三总工才能拿到手,一般科研人员,也就七八十块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