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人这种生物的颈椎是非常脆弱的,以过分的角度拧着脑袋瞄准射击,终归不是一个好事。尤其是一把年纪的费德洛夫,随着内务部的工作人员拿来一支莫辛纳甘,他亲自分别持枪做了姿势比对。
费德洛夫年轻时也是扛枪打仗过的,如今一把年纪又手持莫辛纳甘做射击状,他觉得自己的脖子被拧的咔咔响。年轻时没有这种不是感觉,而今年纪大了,真不再适合持枪。
没有比较就难以发现差别,他手持突击步枪的时候脖子即舒服多了。
“啊!看起来高基线第一个好处。但是别列科夫将军。”
“您请讲。”
“您看。”说着,费德洛夫左手持枪,右手抚摸着照门,“瞄准基线比枪管高了近三厘米,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当我瞄准敌人的鼻子,结果子弹击中的确是下巴。”
“不!看起来可能是这样的结果,其实不是!”杨明志马上反驳。
费德洛夫其实不知,他所提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但他觉得这就是个天大的问题:“尊敬的将军,如果枪械参与打靶,射手明明瞄准的是中心,结果弹着点确实七环,这也合理吗?”
杨明志深深的摇摇头:“这就要看射手是射击多远的靶子?”
“哦,是调整标尺,我还是很奇怪,为什么你的标尺上面,最基础的竟标注的是一百?您如何解释?”
“嘿嘿!这就是精妙的地方了。”
“说吧!你快说!”
这话是从乌斯季诺夫嘴里说出来的,可见,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只是费德洛夫一直保持着严肃冷静罢了。
杨明志耸耸肩,故意有些显摆自己的能耐:“同志们,我可从未说过,枪械的瞄准基线和枪管是互为平行的关系。在我的设计里,枪管和基线存在一个极小的角度。在枪管正常,环境状况正常的情况下,我瞄准一百米的靶标,子弹必定击中靶子的圆心。”
“所以……”费德洛夫突然睁大眼睛,“您设计的枪械,根本就是以不进行任何调整,能够精确击中一百米外目标作为设计理念的?”
“对。如果超过了这一距离,射手调整标尺即可。这是一套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感谢我的数学老师,让我有着不错的微积分计算能力。所以,我实际是先设计出了枪械理想状态下的弹道曲线,才具体设计枪械的。我现在非常有自信,对西蒙诺夫同志研发的子弹更是很有自信。如果环境的风速和湿度的影响极为弱小,射手把标尺调整到一千,我坚信,子弹能够击毙一千米外的敌人。”
杨明志的这套说辞让人眼前一亮,乌斯季诺夫是如此,旁听的贝利亚更是心情激动。
贝利亚真是太好奇了,难不成别列科夫将军还是个数学家?
“可是,那么远的距离,我们必须依靠瞄准镜。”费德洛夫提醒说。
“当然,请您看看枪械的左侧,我可是给我军的PU瞄准镜预留了安装部位。其实它完全能改造成精确步枪,就如您看到的轻机枪,零件稍加改造,它就是半自动的狙击步枪了!”
“嗯?!”又是一个冲击头脑的惊喜,不仅是费德洛夫,其他人亦是眼前一亮。
别列科夫提出了枪族的概念,现在,狙击枪也要加入这一“家族”了?很明显,这方面的发展潜力真的非常巨大,别列科夫能用三个星期搞出两款枪械,再用一周搞出新的,难道是难事?
杨明志继续说:“我们继续谈谈枪管与基线的问题。其实费德洛夫同志,您说的不无道理。在很近的距离,可能只有二三十米,的确会出现我明明瞄准敌人的鼻子,却击中下巴的情况。随着距离逐渐拉长到一百米,瞄准位置和子弹实际落点的距离会越来越缩短。过了一百米的距离,两者的距离又会逐渐拉大,这时候就需要调整标尺进行瞄准补正了。”
“是!我当然明白。”费德洛夫情绪明显被调动起来:“你这个年轻人,似乎和他人很不一样,甚至和我也完全不同。”
“也许是因为我在战场摸爬滚打时间太久的缘故吧。”杨明志轻轻叹口气,“我曾是基层战士,怎样的枪械好用,我最有发言权了。现在我亲手制造枪械,当然要造得让战士们用着舒服。其实,在我看来,战斗发生在一百米距离内,士兵想要很好的瞄准是困难的,即便老兵也难以冷静的精确瞄准。
这时候,瞄准基线比枪管高一点,子弹落点问题的弊端完全可以忽略。毕竟敌人往往有180厘米高,基线和枪管3厘米的问题算是问题么?再说,如此近距离,士兵操持突击步枪定会采取全自动模式,如同冲锋枪般作战。
诸位,你们有谁相信,手持冲锋枪的士兵在疯狂扫射时会考虑到瞄准吗?不会的,他们会向一个大概区域扫射,以子弹数量达成概率命中。
所以诸位不必苛求我的新枪太多。在一百米距离内,它就是极好的冲锋枪,超过了一百米,又在四百米内,它的精度不比SVT40糟糕,超过了四百米,子弹依旧具有杀伤性。它是综合性能卓越的枪械。”
杨明志的话说完了,费德洛夫深深地点点头,又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引得其他人跟着鼓掌,仿佛所有被邀来的专家的,都对杨明志的成果表示了最终的认同。
其实不然,费德洛夫还是相信自己的双眼。
“别列科夫同志,您很有自信,也许您对您枪械的解析也是十分正确的。但是,雄辩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事实胜于雄辩,我对明日的靶场实验充满了信心!”
“啊!谢谢您的认可。”杨明志高兴得,一张脸情不自禁乐开花。
“哈哈,您还是太乐观了。”费德洛夫又笑着摇了摇头,“您的枪械设计的确与众不同,各方面都很精妙,设计理念即为特殊。您要么将开创一个历史,要么因经不过靶场考验成为失败者。现在我非常担心,一切都在于您使用的子弹。”
话是费德洛夫说的,即便西蒙诺夫时分敬重这位老爷子,他还是站出来表示自己的反对。
“费德洛夫同志,我使用的子弹至少也比托卡列夫同志的手枪子弹性能更好!它是威力折中的步枪弹,即便如此,它的本质还是步枪弹。”
“哦,对不起,我并没有质疑您的能力。原谅我年纪大了吧!同志。在看到靶场实验前,我不得不对您研发的子弹有所担心。我唯独可以断言一个,它的动能绝对比不过全威力步枪弹。”
费德洛夫提出的这一点无人反驳,也没有反驳的意义。
中间威力弹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比全威力步枪弹的动能弱了不少。削弱的动能降低了后坐力,子弹被做的更小,士兵所携带的弹药量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