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谁支持?谁反对?(2 / 2)

“又有三个野民村落通过纳赋、征战弥补了当初犯下的过错,加上之前接纳的氏族和这次征战战功的隶农,夏城中拥有国人身份的已经有六千三百人。阳关、商城、河阴等地不断有小聚落在附近居住,野民的人口已经接近八千。公产和氏族所有的奴隶加在一起也有八千多人。”

“这六千三百国人中,能够劳作的轻壮男女有三千六百人,十四岁以下的孩子两千人、这两千人新出生的孩子占了大半,剩下的七百人是伤残、苍老、不能劳作的。”

“这六千三百人,就是夏城。他们的利益,他们的需求,就是夏城的法度。至于剩下的那一万六千多人,我们不需要考虑他们,做的对与不对,只有夏城中的人可以评价。”

“野民虽然收十税一,还需要服徭役、缴纳各种货物,但他们还是比奴隶过得要好,奴隶产出的一些东西他们也能够享受到,所以不用担心他们会和奴隶们站在一起反对我们的律法,相反他们还存有希望,觉得可以一步步奴隶住进夏城。”

“奴隶们虽然不满,可是人数不多,没有如同卫城一样比城内的人口多出许多,我们也就不需要担心他们的反抗。但是卫城的事,需要让我们清醒,奴隶人口一定不能超越国人和野民加在一起的数量。”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够盘剥那些野民太狠,否则他们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绝望,和奴隶们站在一起,将我们推倒在地。我听说前些天有人提议,想要继续扩大征发野民的天数,甚至准备在春种秋收的时候大量征发他们修建夏渠,这是一定要反对的。”

“除此之外,夏城的六千三百人中婴孩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因为我们吃的好了,死的少了,活的久了,这些野民就需要不断补充到夏城当中。否则十年之后,夏城的孩子还没长大,老人凋零逝去,留下的轻壮极少,又怎么能压制野民和奴隶?到时候我们失去的更多,甚至可能会沦为奴隶。”

“有人反对野民成为国人,反对那些隶农通过战功脱离奴隶的身份,说这会分掉更多的奴隶和土地,伤害了自己的利益,但你们的眼睛要看的更远一些,因为你们是官员、首领,你们也需要向城中有意见的人解释清楚。”

下面的很多人并不反对陈健的任何意见,已经变为一种盲目的信任,觉得既然是陈健做出的决定肯定会有道理,直到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略微思考便明白了陈健的意思,心中更加的信任,觉得陈健想的的确比他们更为深远。

也或许这些支持本身,是因为陈健没有触犯他们的核心利益,这些小事他们会支持,但一旦涉及攫取他们利益的时候,莫说是陈健,便是天地先祖真的出现,也毫无作用。

看到下面的人开始思考,开始讨论,陈健停下来,确保这些人都明白后,才从红鱼那里又拿过一张丝帛。

“这几天我想你们听到的最多的传言,便是关于分地、单过、氏族首领不公之类的话。”

几个氏族首领闻言站起来就要解释,陈健摆手道:“这只是流言,我没有责怪的意思。不管是分地还是单过,还是那个谁支持、谁反对的问题。”

“前些天我让榆钱儿去问了问城邑内的人,选了一百个,男女老幼都有,每个氏族的人也都有,几乎可以算得上大多数人的意见了。”

“这一百个人中,有四十八个支持单过,有二十个觉得怎样都行,有三十二个反对。”

“支持单过的,全都是轻壮、立下战功的、年轻的。”

“反对单过的,一大半都是老年的,失去劳作能力的,孱弱的。”

“同样一件事,为什么同样都是夏城人会有这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为什么那些支持的大多是轻壮、反对的大多是老弱?为什么从前在洞穴的时候没有人想过去单过?”

“我给大家一些时间,让大家想想,尤其是姬松,你仔细想想你以前的那个疑问,是人心变了?还是人随着劳作方式、工具的改变而在不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其实人心的本质并没有变,从始至终都是在关乎自己的利益,只是维护自己利益的办法是不断改变的。”

片刻后,陈健叹了口气道:“如今夏城的人吃饱了,自然会想着别的事,坊市中卖的东西多了,有人盼着能够穿上丝绢、有人盼着有自己的屋子、有的盼着晚饭后喝上一杯。在吃不饱的时候吃饱是最大的希望,吃得饱了问题也就多了。”

“不分开仍然保持氏族,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我看是能的,这就需要每个氏族首领得到族人的爱戴拥护,分配的时候能够照顾到所有人,就像评价军功一样,可是你们能够做到吗?很多人连加减乘除还算不清楚,能够算清楚的人也不多,这样做是不可能的。”

“合起来的好处很多,假如有一天出现了另一种牛马,可以每天不需要吃草却能耕种上千亩的土地,到时候将土地合在一起,只需要几个人就能耕种,剩下的人则可以干别的,但现在不行。”

“分开的人是怎么想的,你们应该很清楚,无非就是觉得自己上战场厮杀挣下的土地奴隶不想和氏族的人分享、一些女人看中了某个男人觉得分出去单过会更好一些。不想分开的人看似也不少,但其中还是有区别的。有些孱弱的担心氏族分开后难以存活、有些人只是不习惯改变,但还有一些人是怀念以往氏族聚集在一起的生活。”

“榆钱儿没有问所有人,但问的这一百人就足以证明大家都是怎么想的。这些天的流言你们也都听到了,这件事是迟早要做的。支持的都是轻壮,都是士兵,他们如果心里有些怨怒,那么将是可怕的,作为军事首领,我必须和士兵们想到一起,所以我支持分开。”

“但是,分开也不是一人一户。如今耕牛、驽马这些都不够,一个人种植万一出现了征召,可能一家人都过不下去,所以我让榆钱儿算了一下,十人一什分两头牛。为什么是十个人?因为盖屋子、耕地、收获这些,十个人互相帮忙,即便征召也是按照一伍一什抽一的办法来征召,不会影响到农事。按照土地的多寡,在秋收后互相之间再分配。”

首领们刚要起身询问,陈健摆手道:“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无非是想问这个氏族有什么区别?如果氏族首领能够做到公允地分配,是不是可以不用分?我说可以,但是氏族的人口太多,你们分不清楚,也无法做到公允。”

“那些孱弱的、不能靠自己养活自己的,这些城邑会负责,也会从分出去的人那里征收赋税来养活他们。”

“氏族的首领们,这是巨大多数夏城人的看法,我看这是无法阻挡的。我知道你们从前为氏族的存活付出了很多,族人们也都知道,我让榆钱儿问过那些人了,如果分土地的时候,氏族首领分十人的份他们是否同意?这一次没有人反对。”

“现在,大家就说说看还有什么想说的?”

很多人还在思考,尤其是氏族的首领们,她们当然知道那些流言,也知道这件事似乎已经不可避免,随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会这么想,到时候自己首领的位子也会被人赶下去。

与其这样,还不如同意,自己多分十份的土地,反正自己年纪已经大了,这一世这几年见证了太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还不如给自己的亲缘子女们留下一些东西。

然而他们没有先说话,最先说话的却是一直沉默的姬松,他起身道:“姬夏说得对,如今还没有一人一天能耕千亩地的办法,分合其实一样,但是合在一起会有很多不公允。如果姬夏能够保证那些孱弱的、不愿意分开的人的生活,我同意姬夏的意见。”

他算是城邑中那部分迷惘者的领袖,这些人怀念以往的团结无争,却又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时代的巨变,内心其实是最痛苦的。陈健告诉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土地产更多的粮食、让工具变得更好,只有这样他们的梦想才能实现,他们理解不了,却也开始了时代巨变中的思索。

姬松同意之后,官员中那些和姬松一样迷茫的人纷纷同意;而那些年轻的、士兵、官员则一直盼望着,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最后的氏族首领在十份土地和垂死挣扎之间做出了选择,只有寥寥几个选择了反对。

陈健没有说话,而是让榆钱儿将这里商量的消息传递到外面。

片刻后,那些等在外面的年轻人齐声呼喊着,语气中满是兴奋,这些夏城的士兵和轻壮用呼声告诉了里面的人什么是支持,什么是夏城真正的力量和根基。

反对的几个首领们听着外面不可阻挡的声音,重重地叹了口气,离开了族人,她们算什么呢?以后还有机会在议事会中吗?自己的权利一天前还可以和这些官员抗衡,一天后便什么都不是了。

即便反对,又能如何?外面那些人可是夏城最强的士兵,手里握着戈矛,反对?那是寻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