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进退自如(2 / 2)

大魏芳华 西风紧 1046 字 2023-07-29

人们终于见到他来到东堂,许多人都上前揖拜。不过先前各处传来的随意言谈、却一下子收敛了,一种莫名的緊张气氛忽然弥漫在殿堂上!

公卿大臣能坐上高位,还是明白人比较多,估计大多人都意识到了、今天的朝贺不太寻常。秦亮的表现会对他自己造成影响,但对于诸官来说、搞不好今天的言行就干系全家性命!而秦亮表现得如同往常,只是有些熟人许久不见、他多谈了两句。今天夏侯玄竟未来朝贺,应该是告假了。

没一会,宦官的声音唱道:“皇帝陛下、皇太后殿下驾到!”

众人这才各自站回位置,自觉维持秩序。郭太后走进来,便依旧来到了一侧的垂帘后面。大将军请她临朝、是指召见大臣的场合,且不称制,毕竟皇帝年纪小、不可能与大臣商议政务;但在大朝朝贺之时,仍旧是皇帝临朝。郭太后立刻发现了秦亮,入座之前、便似乎朝这边看了一眼。因为她面朝秦亮时,动作稍微停顿了一下。

起初一切如常,早已安排好的编钟鼓石雅乐奏响,大伙一起行稽首大礼,然后依序跪坐于两边。

拜礼毕,大鸿胪官员望向大长秋的谒者令张欢。张欢弯着腰、趋步走到垂帘后面,过了一会又出来,向大鸿胪官员轻轻摇头。众人把殿堂上的小动作都看在眼里,猜测今天念贺词的环节、应该会省去了。

就在这时,穿着月白官袍的秦亮才不慌不忙地起身,沉稳地向上位揖拜道:“臣亮言,臣出仕以来,从不敢奢求高官厚禄、显赫闻达。却逢庸臣误国、奸臣谋逆,吴蜀贼兵,汹汹其外;眼见大魏内忧外困,臣义愤填膺,心怀中兴之志,故敢于奋不顾身!皇室称臣忠勇(曹芳时期),封爵厚宠,臣已感激涕零。不料如今陛下(名义)又策命开国,封王备锡,地比三晋。陛下意切,连发三策,但此非人臣所敢受也。故臣恭敬御前,陈情上闻,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坐在正位的皇帝才七岁,自然没有回应秦亮。估计皇帝压根没听懂、大臣究竟在说什么。所以秦亮向皇帝陈词,实际是说给太后、大臣们听,尤其是公卿大臣。

王广等王家人是支持秦亮封王的,回来当天、秦亮去接令君玄姬孩子,便已沟通过态度了,令狐愚必定也持如此想法。但这两家是秦亮的亲戚、盟友,目标太大,所以他们没有急着跳出来支持,否则显得像是在刻意造势、虚情假意。

中书令陈安遂先起身,向秦亮揖拜,当众劝进,他先回顾了一番、秦亮为了朝廷作出的功劳与奋斗。包括在曹爽伐蜀时、以数百兵抵挡蜀军数万,差一点点就为国捐躯,之后多年匡扶社稷、外灭强敌,又列举了古往今来封王的事例。他接着说道:“若大将军固辞封赏,既违陛下、殿下之欢心,又使下臣不安,不利继续辅弼大事,实为不妥!”

秦亮其实不太喜欢、说自己都不信的东西,包括与嵇康的言论也是实话,要么干脆不说。但眼下这种推辞、大概只是一种礼仪程序,不说不行阿,因此可以区别对待、不用太固执了!

他趁着转身与陈安对话的时机,便向殿堂两侧的群臣拱手,然后还微微转动了一下方向、向人群致意,开口道:“诸公、卿、僚推举我为辅政,我已是生怕误了国事,而有负诸位之望,故在朝殚精竭虑,在外则身先士卒,望能持重。而今陛下三番策命,封王赐礼、以藩卫皇室,但我只怕德行不够、才能稍逊,难以服众。还望诸位指出我的不足之处,为我劝劝殿下、陛下,就此作罢,恢复往常。”

殿堂上立刻热闹起来,王广、王金虎、王明山、令狐愚等趁势纷纷劝说,让秦亮接受策命,连高柔也开口说话了,言称秦亮居功至伟,不可推辞。蒋济身体不好,据说在家里躺着的,今天没来,不过之前也写了劝进表。孙礼同样来不了,他已经躺进了棺材。夏侯玄的好友诸葛诞等人也在嘈杂中劝说,偶尔能听清几个字。

这是众望所归的场面阿!秦亮的心情顿时变得相当好,毕竟人的情绪是会受外界影响的,完全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又有几人屿?

而且大多人的拥戴与劝说,看起来应该是诚心的!

此刻秦亮也不禁暗自感慨,平时注意一下吃相,关键时刻的情况、确实会有所不同。如果只凭威逼恐吓让大家屈服,谁知道人们的真实态度?即便一群人劝进、他心里大概也会犯嘀咕:究竟有多少人不满,这一步跨上去稳不稳?

冷静地看待事情的话,对于已经形成的權力中心、要掀飜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但许多权臣走到这一步,心里还是会没底,多少有点不安。曹操当初亦是如此,北方地盘都是他自己打下来的,仍与董昭等谋士找法理依据、想套路,搞了好长时间。

这时还有人没劝进,亦未吭声!朝中当然有一些受益于现行体系的人、不只夏侯玄等,他们心里倾向魏室实属正常。但毕竟灭国大功摆在这里,皇室策命都发三次了、又没人逼宫,秦亮不是也推辞了吗?

秦亮并非完全不给人活路,要别人主动豁出性命、去做明显做不到的事,显然没那么容易。曾经有,但是在正始年间、已经死得差不多了。

这样秦亮就很满意了,别出什么幺蛾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