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2日,赵尔丰率高原边防军和高原地方军共3万无5千余人,向年曲麦前进。
随军行动的还有1万多名“民夫”,这也是青帝国老传统的,用平民充做后勤部队。
但是在高原上,即便是第7师也没有底气说不要这些“后勤队”,不然真的会没饭吃。
连带民夫总数近5万人,赵尔丰想了想,打出了2十万大军的旗号,浩浩荡荡的向西推进。
这是疑兵之计,更是恐吓后藏等地区的亲英势力,不信?反正近5万人往这儿1摆,谁能说是假的?
你说不够2十万?人过十万,扯地连天,近5万人,虽然还达不到扯地连天的程度,但是放眼望去,1眼也望不到头。
人1过万,无边无沿,看不到尽头的人潮,足够吓住那些墙头草势力了。
且,也能给英国人施加巨大压力,迫使其增兵。
没错,迫使英国人增兵,这就是赵尔丰的目的。
赵尔丰的补给困难,要从3镇1路用船运往山城或者成都,再换成大车,运往川边。
等到大车也无法通过了,就要靠马队,甚至人挑肩扛,翻过陡峭的雪山,进入高原腹地后,才有牛马车可以用。
这1路上路途艰险,运到高原上,1发子弹的运费都比子弹的造价贵上3成。
但是英国人就有好吗?
赵尔丰虽然军队人数多,但是好歹受到高原人的支持,至少粮食能暂时使用高原上的粮食。
英国人呢?还在修路,但是那条路支撑1个师已经筋疲力尽了,再增兵,就要陷入后勤困难了。
英国人若是不增兵,赵尔丰就要用全线出击的战术,凭借兵力优势,让其顾此失彼。
他手里的军队又不是装备落后的农奴兵,甚至比英印军的装备要好。
至少第7师到来后,高原边防军75毫米口径大炮的数量来到了42门,比英印军装备的大炮都多。
且,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大英帝国印度事务大臣约翰·莫莱出于削减开支的角度,要求减少印度的军事预算。
所以自此时起,英印军就停止了扩张,更没有进行换装武器等,装备的火炮还是架退炮,数量也不多。
且,大炮只由英国人进行操纵,印度人没有进行过现代化、机械化、大规模进攻等训练。
但,也不是毫无威胁。
英印军作为英国正式军队的1部分殖民军在英国内部也是正式军队,参加了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战斗。
虽然这些战斗都是1些低烈度,低技术,小规模的战斗,但也是战斗经验不是?
所以,英印军称得上经验丰富。
且,此时的英印军不是后面的印军,加入英印军中的印度人,除了郭尔喀雇佣兵这种有着雇佣兵传统的人,就是想改变命运的人。
众所周知,印度有着封建宗教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今种姓制度的劣根性,而是说它在此时为数不多的优点——团结。
英印军是有种姓兵团的,不是说高低种姓,而是以某1个地方为标准,招募当地人,组成军队。
这些军队,大部分由中高种姓组成,例如婆罗门、刹帝利以及少数吠舍。
在当时,“战士”这个职业还是1种荣誉,高种姓并不排斥,甚至热衷于参与英印军,外出作战。
因为有好处,英国人并不吝啬,在殖民地有1身兵皮,也能捞到不少油水。
君不见,英租借的印度阿3日子过得有多滋润。
这些出自同1地区的同1种姓,有点类似于我们这边的乡勇,特点都是1样——非常团结。
且,因为高种姓所接受的教育原因,这些人的素质也是十分不错的,部分人甚至还会进行战斗总结。
在1战中,不少英印军士兵表现的比英国新兵好。
2者都没有经历过完善的现代化战斗训练。
所以,英印军的战斗力,实际上还是不错的——至少在上个时代来说。
高原路难行,更别说数万大军行动,正式的战斗,要等到冬季去了。
…………
巴尔干半岛,巴尔干联军同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战斗突然变得激烈起来。
奥斯曼帝国拿到足够的军火后,信心满满的开始了反击。
起初,奥斯曼帝国只是在保加利亚正面发动反击,奥斯曼帝国大半军事力量也集中在这里。
战斗1开始,奥斯曼人就以决战的方式对待,在数百公里战线上,开辟了4个战场,动用两百多门大炮,发射了数万发炮弹。
保加利亚公国的士兵其实提前知晓了奥斯曼帝国即将进攻的事情。
毕竟战争不是白打的,奥斯曼帝国这种4处漏风的古老帝国,想要安插1些间谍非常容易。
所以,奥斯曼帝国的进攻时间,甚至进攻目标都被保加利亚提前知晓了。
但是保加利亚没有在意,因为这已经不是第1次了。
自从奥斯曼帝国拿到南华帝国的贷款后,回了口血的奥斯曼稳住了战线,并时不时往回推几步。
但是,奥斯曼人的每次进攻都是虎头蛇尾,收获极为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