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反应过来,这不是被他烧掉的辟邪剑谱嘛!玉女心经的修炼方法和理念,怎么和辟邪剑谱那么相似,有的地方甚至一模一样,简直就像一门武功。
李牧此刻脑子都懵了,林家的辟邪剑谱,和古墓派的玉女心经竟然一样,两门武功根本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就这么像呢!
随后,李牧想到了两门武功更多的相似之处。
辟邪剑谱出自葵花宝典,作为修炼此门武功最厉害的人,无疑是东方不败。
东方不败最知名的武器是什么,绣花针。
但古墓派同样是用针的行家,无论是李莫愁的冰魄银针,还是小龙女的玉蜂针,不能不让人多想。
最重要的是,葵花宝典为什么那么难练,因为练的时候浑身燥热,阳气蒸腾,欲念丛生,根本受不了,只能自宫,除去烦恼根,才能继续修炼。
玉女心经呢,同样极难修炼,对修炼的要求也极高。
古墓派入门内功心法叫“十二少”,也就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这门十二少,说好听点儿清心寡欲,太上忘情。说难听点,几乎让人朝着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方面练的。
就像神雕中,从小照顾她的孙婆婆死了,小龙女的反应极为平淡,仿佛是一个陌生人,甚至对她自己的生死也不在乎。
从这方面说,小龙女修炼十二少成功了,无欲无求,太上忘情,有了修炼玉女心经的资格。
再看看古墓派的另一个弟子李莫愁,第一次出山就谈恋爱,结果又被人背叛受了情伤,然后黑化到处杀人。
和小龙女比,十二少都练到狗肚子里去了。
结果,玉女心经传给了小龙女,根本没有李莫愁的事,不是不想传给她,而是她连入门的资格都没有,根本练不成,练了反而是害她。
李莫愁后来嫉妒小龙女,自觉是师姐,也有修炼玉女心经的资格,一直想抢夺玉女心经,幸亏没抢走,不然以她这种情绪不稳定,经常大喜大悲,和清心寡欲根本不沾边的性格。
结果可能和不自宫,练葵花宝典一样。
不但是这些,看看古墓派修炼玉女心经自带的一些配置。
先说古墓派本身,古墓本就属阴,阴气重,里面住的都是女子,成天也不出来,很少见太阳,也很少见人,阴上加阴。
再加上古墓派的练功至宝寒玉床,更是极阴极寒之物。
这一切条件加在一起,修炼葵花宝典产生的副作用,什么浑身燥热,阳气蒸腾,欲念丛生,直接都被抵消了。
可以无副作用的直接修炼。
越想,李牧越觉得玉女心经就是葵花宝典。可能早年流传出去后,无人能练成,机缘巧合下被太监练成了,以为这门功夫就是专门让太监练的。
太监最向往什么,“阳”,于是这门武功被起名叫葵花宝典,一通修修改改,女人练的武功,变成了太监练的武功。
由此,李牧又想到了华山派的剑气之争,起因便是这葵花宝典。
华山派的两位前辈岳肃和蔡子峰曾于福建莆田少林寺做客,与方丈红叶禅师每日谈武论佛,相处甚欢。一日偶听红叶禅师谈及天下武学时提及一门武功,言及此武功精妙绝伦,天下罕见,乃是前朝大内绝顶高手所著,无人能练成。
两人好武成痴,听有此种武功便觉心痒,言谈之间便觉红叶禅师似是参悟过此功,也就留了心。一次红叶领两人参观其参禅密室,中途红叶恰好有要事离去片刻,两人一时动了贪念,把持不住,偷窥了秘籍,也是时间有限,两人只得暗运内功,强自记忆,半个时辰各自背下一半。
而后拜别红叶禅师,匆匆离去。寻到一处集市,买来笔墨,把心中所记一一录下,等回到华山后,两人相互拼凑印证。祸根也在此时埋下,却是两人所记根本无法相合,便都认为自己所记并无差错,对方背错了或者藏私,相互之间便生了龌蹉。
随后两人根据各自的理解,分化成了气、剑两派,剑气之中由此开始。
对此李牧有点疑惑,葵花宝典在此之前,肯定被不止一人,不止一个门派看过。为什么别的人都没有产生分支,也没有剑气之争,华山派就因为匆匆一观的武功秘籍,就分裂了,产生的化学反应也太大了。
另外,短时间内两人各自记住一半葵花宝典,有点夸张了。有没有可能葵花宝典和华山派的武功比较契合,更容易记忆。
上面这两个疑问,如果葵花宝典就是曾经的玉女心经,也就有了答案。
华山继承的全真的道统,全真的武功是王重阳创立的,王重阳和林朝英作为曾经亲密无间的情侣,对各自的武功极为熟悉。
因爱生恨后,为古墓派创立的武功,全部都暗暗克制全真教。
当然,说克制也不对,林朝英时刻想着和王重阳双宿双飞,敌对时是克制,如果双宿双飞时,那就是相辅相成了。
就比如杨过练的全真剑法,和小龙女的玉女素心剑,根本无需配合,天然就能双剑合璧,可见全真和古墓两派的武功关联之深。
话又说回来,华山继承了全真的部分道统,和古墓派的武功自然天然契合。
这也是为什么,两人那么快就能记住一本葵花宝典的原因之一。
所谓的剑气之争,以李牧想来,玉女心经天然契合和华山武功,然后产生了化学反应。
某种方面来说,所谓的剑气二宗,不过是一派认同王重阳的武功理念,一派载玉女心经的影响下,认同林朝英的武功理念。
剑气之争,也可以说是机缘巧合之下,王重阳和林朝英的武功理念之争。
……
脑子里闪过这些,李牧在古墓里又留了一天,把石壁上的字都记了下来,这才打算回去。
出去前,李牧来到盛放石棺的石室,对着室内众多石棺躬身一礼:“借阅了古墓的武功,你们也当受我一礼。不知道下次这道石门打开,又是何人!又是多少年之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