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下山(1 / 2)

在王了与陈德菊对话的时间里,饭桌上的其他人都在争分夺秒的吃了饭菜,只为博一个不洗碗筷的名额。

而沉浸在下山喜悦中的王了也发现了这点,可他还是不做出反应,因为他能下山,是许多师兄弟梦寐以求的事,所以他下山里,这碗筷自当是他来洗,因此这“吃前不管”他便放弃了,拾起了这“吃后洗碗”的活。

饭后,面对洗碗这项大工程,哪怕是做了许多年的心理准备,王了额头还是冒了些许冷汗,五十人的碗筷,说多不多,可不还有句话叫说少也不少。

可一想到一会儿就能随师父下山,王顿时来了劲,撸起袖子开洗起来。

午后阳光挥洒在龙架山间的小道上,道不宽,只容得下一人,道右靠山,道左则是数百米高的悬崖。

这是下山的道,是由小菩提道观的开山祖师爷开辟的小道,道的名字叫“万丈红尘”,小菩提道观的祖师爷们下山都走这条道。

上山自然有上山的大道,但那条大道只可上山,不可下山,当然了,这条规矩只对道观里的人有用。

山下的人上山与下山都可行大道,但小菩提道观里的人,下山只可这下山之道。

这下山之道窄而险,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若做好了下山的准备,就需接受这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万劫不复的威胁。

此时陈德菊与王了一前一后行走在万丈红尘上,若是十余年前,这一前一后的身影必然被一根结实的绳子牵连着,如今王了已长大成人,虽在道法上还未有所得,可在武术上,早已赶超了他师父陈德菊,也早已不是当成那个需要绳子护他周風雨文学是艳阳高照,可山间的风一如既往的凉爽,吹在脸上时仿佛秋末的风,让人心旷神怡。

“师父,徒儿先前的提议,您可有了答案?”王了望着身前的背影问道。

走在前面的陈德菊突然停了下来,她望着下山的道,也望着王了说的那个建议,而她的答案一如既往,在重新踏起步伐时回道:“尚校”

“尚小,又是尚协”

王了跟在身后,浑浊的眼里升起一丝倔强,他明白师父在为他们着想,也是因为担心,可他还是想带着他的师兄弟们下山入世,去寻自己的道,也为他师父陈德菊的道让一让路。

“师父,您就不怕徒儿背着你老私自带师兄弟们下山去吗?”

王了心意已决,只是一直在等他的师父松下口。

“你是小人,但你不会做一个真小人或者一个虚与委蛇的小人,你就是小人。”

“师父,您这话说了当没说一样。”

“你是小人,可为师若不同意,你只是小人,不会虚与委蛇,更不会做一个真小人。”

面对陈德菊说的话,王了无力反驳,虽然心里想要吐槽,可他不愿意为了过一过嘴瘾而去试探性的伤害他师父的心,就如陈德菊所说,她不同意,王了便不会去实行。

师徒俩下了山后,通往城里的路上黄土飞扬,陈德菊挥了挥手里的拂尘,那些扑面而来的灰尘像似遇到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然后被一分为二向两边散开。

站着身后的王了探头望了望大道正前方,模糊间望见几道骑手的背影,还有一杆红黄色的旗子。

虽然王了下山的次数屈指可数,可他每一次下山的收获就像一个游走四方一年半载的人一样见多识广,因此知晓这红黄色的军旗隶属于南王侯刘曲的南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