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为人父母者(1 / 2)

让朱瞻垶很是不耐烦的批阅奏折这事儿终究是没有一直持续下去。

说白了,朱棣和朱高炽就是为了看看朱瞻垶的能力,而非是想要把事情推到朱瞻垶的肩头上,而朱瞻垶也就是让两个老的放心,所以才任劳任怨。

这一时半会儿的没啥问题,时间长了三个人又都不愿意让朱瞻垶批阅奏折了。

朱瞻垶就是单纯的不愿意,批阅奏折这事儿很费时间,这几乎把他给圈在了文华殿里哪都去不了,时间长了朱瞻垶有些不太乐意。

朱棣和朱高炽同样也不希望朱瞻垶被困在这件事情上,他们不是不想让朱瞻垶去做这事儿,也不是害怕朱瞻垶会成长壮大,而是单纯的担心朱瞻垶的身体健康。

批阅奏折这事儿不仅费时间,还很劳心劳力,历史上勤勉的皇帝大都是短命的,而且不管是朱棣还是朱高炽都深知批阅奏折的苦。

汉人式的父爱很单纯,也很含蓄,他们都喜欢无声无息的为孩子抗下大多数的负累,尽可能的为孩子多做一些,朱棣和朱高炽现在就是这样。

在他们看来,自己现在又不是不能动了,没必要把事情推给儿孙,让儿孙受累。

不过朱瞻垶也没有因此而闲着。

水泥一事就是他一手促成的,从开始到结尾的那种,他刚从奏折堆里脱身,转身就离开了皇宫,去视察水泥路的修建进度去了。

其实一开始朱瞻垶想过给大明境内都修上水泥路,最起码各个州县之间连接的主干道要修,但最后想想还是放弃了。

大明不是后世,虽然走在同时代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但相比于朱瞻垶那前卫的思想来说还是太过于落后了,修水泥路这事儿就是付出大于收益,得不偿失。

在朱瞻垶原本的计划中是打算让商人补贴这一份支出的,也就是后世的养路费模式,毕竟这水泥路一出就能够极大程度上加快商人运输货物的速度,这样一对比,多交点儿钱好像也没什么。

但事实上可不是这样,商人可补贴不了修水泥路的支出。

因为科技的落后,所以修水泥路的支出远比朱瞻垶想象的要多得多,就算养路费是个细水长流的项目,但水泥路后续也是需要修缮的,商人的那点儿钱补贴不来。

若是收的养路费太多,那商人也会不愿意的。

因此,朱瞻垶就打算在应天到浙江的水泥路修建完成之后就不再修建了,最起码不会大量且快速的修建,而是会一点儿一点儿的慢慢来。

和铁路相比,在这个时代修水泥路实在是弊端太多。

“殿下。”

镇江府金坛县的一条路上,朱瞻垶正靠在路边上的小河钓鱼,朱铭手执一封书信站在朱瞻垶的身边。

“哪来的?”朱瞻垶动也没动,眼神紧紧地盯着河面上的浮漂。

“回殿下,是太子爷从应天府传来的。”

朱瞻垶闻言一滞,顺手将鱼竿放到一边,将书信从朱铭的手中拿了过来。

“小湖涂,笔墨纸砚!”

朱瞻垶两眼就扫完了书信上的内容,开始喊起了自己的贴身太监。

这信其实应该说是从山东传过来的,胖老爹朱高炽只不过是转达,是王景弘在山东驻扎的时候发现了倭寇的动静。

现在正是三月,从西伯利亚一直吹到山东然后顺着海岸线一直吹到南方的冬季风还没有停,所以王景弘他们还不能出发,但这股冬季风对于倭寇来说却是一股助力。

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到达朝鲜沿岸。

驻扎在渤海湾入口处庙岛群岛的王景弘在发现了倭寇这一举动之后就第一时间给应天府传信,而朱高炽在收到了之后也第一时间给自家大儿子送了过来。

朱瞻垶三步并作两步的回到了马车旁边,拿起小湖涂早就准备好的毛笔,刷刷刷地写下了几个大字,然后将笔甩在一边,在腰际一抹,将一块令牌扔给了朱铭。

“送去驿站,六百里加急送往山东。”

“是!”

朱铭拿着墨迹未干的信和朱瞻垶的令牌飞快的离开了。

现在的朱瞻垶可以说是已经稳得不能再稳了,这说的是他屁股底下的位置,因此现在他的令牌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了,能够调用六百里加急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

要知道,他老爹朱高炽作为皇太子也就只能调用六百里的马上飞递,如果要用八百里加急的话就得跟老爷子申请,在这方面他已经跟自家老爹没啥差别了。

看着朱铭离去,朱瞻垶又回到了小河边,但原本的钓竿却早就不知所踪了。

“唉,跑了一条鱼……”朱瞻垶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轻叹一声。

“小崽子们,使劲儿闹,闹得越大越好,只有你们闹得越大我才越有机会……”

“等着吧,也就是小爷现在没有用,就先斩了你们的手脚,等小爷我腾出空了就把你们的脑袋摘了……”

与此同时,安南。

“英国公,真的要这么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