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从大明出发的土豆正巧在这个时候抵达了京都,在这种高产粮种的抚慰下,倭国百姓才平静了下来,心甘情愿的为大明开矿。
看起来有些挺不人道的,几乎是等于用一点儿粮种就买断了倭国的青壮,但他们却都很愿意。
在幕府和天皇统治下的倭国百姓其实幸福指数很低,说比大明百姓差可能带点儿主管情感,但他们的幸福指数确实是不如大明。
上限比大明低,下限……
更低!
矿上的工作虽然劳累,甚至又不少累死的,但矿上不仅管吃住还会有工资,虽然很少,但却聊胜于无,因为他们以前给武士和贵族阶层做事是没有任何报酬的。
这个工资就是他们的家人在他们做工期间免除税收。
所以,在这种自己累点儿就累点儿,但父母老婆孩子能吃饱甚至还有盈余的情况下,倭国青壮都心甘情愿地跳进了大明给他们设下的套儿。
也幸亏这样,朱高煦的事情才没有进一步发酵,但惩罚肯定是免不了的。
说到这里,朱高煦的情绪也平静了下来。
正如朱瞻垶所说的那样,这次是他生平第一次被别人支持,而且支持他的还是大明上下的百姓。
也正是因为此,他的处罚也只是罚俸和禁足。
“其实啊,爷爷他都知道,只不过您也知道,爷爷他要顾虑的实在是太多。”
朱瞻垶笑着又拿了个杯子,给朱高煦倒满了酒。
“不过您就放心吧,别人是不会说什么的,官员也不是傻子,您所谓的处罚不过都是做给那些使臣们看的罢了,毕竟咱们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嗜杀的印象。”
“嗯?”朱高煦的眉头翘得老高,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揶揄。
“你还有资格跟我说这话呢?咱们叔侄俩不是彼此彼此吗?”
“是彼此彼此,一个二十余万,一个三十余万,相差没多少。”朱瞻垶笑笑,没有介意。
“不过您挑的时间节点不一样,您要是在我之前,那受罚的就得是我了。”
朱瞻垶撇了撇嘴,不置可否。
这话没错,他朱高煦一来是去晚了,二来是正巧赶上年关,各国使臣进京,朝廷必须得做出一个足够“正派”的决定。
“放心吧。”朱瞻垶笑着拍了拍自家二叔的肩膀,弄得朱高煦哭笑不得。
“爷爷其实还是高兴的,这个从今年来大明朝拜的使臣数量就能看出来。”
“从太祖爷立国到现在,您见那一次朝拜能达到今年这个规模的?”
“这些人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在今年来?您心里还不清楚吗?”
听朱瞻垶这么说,朱高煦的脸上终于是泛起了笑容。
番邦蛮夷,畏威而不怀德。
往些年大明给他们的赏赐那次不是超过他们进奉的数量?但就没见他们谁诚心来朝拜的!
现在倒好,马刀一沾上血,他们比谁都听话!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