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了一场大捷,唐军有些人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非要出去跟宋金刚拼个你死我活。这时李世民还是比较冷静的,为部下分析了形势,“宋小瘪三不能轻视,他想速战速决,咱们不能让他牵着鼻子走,就在这跟丫儿耗着。等他没啥吃的了,自然就得滚蛋,那时候咱们再一拥而上干死他。”
李世民和宋金刚在柏壁这地儿,一耗就耗了好几个月。期间刘武周接连攻击潞州、浩州都被唐军打败,军队的士气由开始的牛逼哄哄,变成了垂头丧气。宋金刚军也是没有了先前的精气神,加之断粮,只好撤军北归。
李世民等了将近半年,就是为了等这样一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宋金刚一退,李世民立刻起兵追赶,一路上军队想停下来吃口饭,李世民都坚决不允,此刻时间就是胜利的保障。唐军忍着饥饿,一直追到一个叫雀鼠谷的地方,终于追到了宋金刚主力。唐军如饿虎扑食一样冲向宋金刚军,一天交锋八次,宋金刚八战皆败,被彻底打爆。
宋金刚被打得胆战心寒,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似漏网之鱼,一路跑回了介休城。此时的李世民已三日未解甲,二天未进食,整个军中只有一只羊,众人宰杀后分食,继续追击,直接包围了介休城。
宋金刚被打得屁滚尿流,感觉非常没有面子,见李世民又追了上来,急于挽回声誉,带着士兵开门迎战。宋金刚是个不善于总结和学习的人,李世民战败自已使用的是什么手段,他完全可以照抄照搬,守住介休,反过来耗李世民。可他偏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与李世民硬拼。宋金刚没有想过,自已刚败,士气正是低落,而李世民兵锋正锐,两军相拼,高低自现。
介休城之战,李世民仍用老办法,分兵两路,前后夹击宋金刚军,这个战术屡试不爽,非常好用,再一次大败宋金刚。宋金刚再次逃跑,李世民追击了数十里地,杀了三千多人才罢休。
宋金刚跑了,但为他守城的尉迟敬德却没有跑。李世民是爱才之人,尉迟敬德的勇猛让他很是喜欢。回到介休,他给尉迟敬德传了个口信,“跟着我干,保你荣华富贵。”
尉迟敬德在这次战争中,意识到李世民是个阴主,虽然宋金刚对他也不错,但现在他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于是选择了归顺李世民,成为李世民麾下的一员猛将,在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中,正是尉迟敬德出死力,为李世民赢得了玄武门之变的胜利。
收回介休,李世民又马不停蹄的疾驰并州,不想刘武周听说宋金刚吃了败仗,预感到李世民会来围攻自已,早已逃到突厥那里去了。
宋金刚收拾残部,想回头再跟战李世民,可那些部众一听李世民的名号就怂了,说什么也不敢再回去了,就地散了伙。宋金刚见众人已经不肯再为自已卖命,只能像刘武周一样跑到突厥那里躲起来。
刘武周与宋金刚最后都被突厥人杀死。
李二出马,全部打垮。这句话可绝对不是吹,李元吉丢掉的太原,在李世民苦战下,又全部收归大唐的版图。但与此同时,在帝国的东部,盘踞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窦建德,分别割据一方,与李唐政权形成了三足鼎力之势。。
击败刘武周,李唐的大后方已无后患,再没任何势力可以掀起风浪。李渊终于可以将全部的精力用来对付中部平原的两大敌对势力。那么征东的领导将由谁来担任呢?大唐的武将在李渊的头脑里逐个闪过,最终还是定格在二皇子李世民的身上。这个重担还得由李世民来担任。
李世民的人生,在这一刻走向巅峰。在与窦建德、王世充的世纪大战中,他不畏强敌,一战封神,迎来了人生的最辉煌时刻。这一战,不但极大的推动了李唐王朝的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也为武德九年那一场人伦血案埋下了幽微而深远的伏笔。